干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干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樓上幾日春寒,簾垂四面,玉闌干慵倚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念奴嬌·春情
- 三軍論事多引納,階前虎士羅干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潘侍御論錢少陽
- 蝸角虛名,蠅頭微利,算來著甚干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滿庭芳·蝸角虛名
- 荊岑彈丸心未已,賊臣惡子休干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
- 閒看蜂衛足官府,夢隨蟻鬭有干戈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題鶴鳴亭
- 日午微風且暮寒,春風冷峭雪干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招客
- 風云變化幾席上,蛟鼉出沒闌干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望海亭亭在臥龍絕頂
- 東園日淡云容薄,綸巾朝暮闌干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冬風雨驟寒作短歌
- 城頭筑觀出云雨,峨眉正與闌干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月九日與客飲忽記去年此時自錦屏歸山南道
- 向來喪亂汝所記,大地凜凜憂干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行牌頭奴寨之間皆建炎末避賊所經也
- 徘徊欲睡復起行,三更猶憑闌干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夜不寐有賦
- 遠跡荒郊謝儁豪,春風誰與駐干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宋妃六首
- 夷狄從來懷信我,廟堂今不用干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渭州王龍圖
- 唯有延陵逃遁去,清名高節老干坤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蘇州十詠其六·靈巖寺
- 鷺鶿第一清高底,拂曉溪中有干無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茅田見鷺有感
- 更放水痕高幾許,浮荷猶剩若干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塹荷池水
- 不是沖泥送行客,外頭放過若干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中入城送趙吉州器之二首
- 上皇正在望仙樓,太真同憑闌干立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連昌宮詞
- 學道深山空自老,留名千載不干身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臨江仙·東野亡來無麗句
- 南樓暮雪,無人共賞,閑卻玉闌干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慶春時·梅梢已有
- 重入石頭城下寺,南朝杉老未干燋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崔約秀才
- 余杭軍府百事勞,經年未見持干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老病心情愁見敵,少年詞氣動干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頓主簿起見贈二首
- 鶴胎曾夢電繞,桂根看驟長,玉干金蕊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·玉皇重賜瑤池宴
- 漸晚色催陰,風花弄雨,愁起闌干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木蘭花慢·步層丘翠莽
- 秋水一池蓮葉晚,吟喜雨,拍闌干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江神子/江城子
- 諸老逢時起巖壑,二邊何日罷干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撫州謝樓宗丞見訪
- 我聞淮南麥最多,麥田今歲屯干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刈麥行
- 秋風蕭蕭淮水波,中分南北橫干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靈壁石歌為方巖王侍郎作
- 只今村落屋已無,豈但屋漏無干處?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雨·秋夜雨
- 紫簫閑捻度新聲,有人偷倚闌干掐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江南曲/踏莎行
- 夜深寒不徹,凝恨何曾歇,憑闌干欲折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醉花間·獨立階前星又月
- 華下支離已隔河,又來此地避干戈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鄖陽府,地在秦楚之
- 游子常年風性高,生龍地主垂干旄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(采,故叔白鹿生,賢豪
- 舍舊枕珊瑚更誰知,有淚雨烘干,萬千愁夢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蘋洲小棹
- 縱不聽琵琶,也應難覓,珠淚曾干處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家善百自崇川來,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。聞百
- 四野綠云籠稼穡,千山明月靜干戈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獻新安于尚書
- 邯鄲李鐔才崢嶸,酒狂詩逸難干名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李鐔游新安
- 似冰壺瀟灑,虛心直節,清標貞干,風月無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徑竹扶疏
- 也應別後,不減芳菲,念咫尺闌干,甚時重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折紅梅·憶笙歌筵上
- 江云漠漠江雨來,天意為霖不干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江豚歌
- 料得中心無別事,茍非干利即干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霜肅壟而木枯兮,潦收竇而澤干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遐觀棲辭
- 八月獲稻田無水,蚱蜢群飛稻干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光山謠
- 寸寸凌霜長勁條,路人猶笑未干霄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澗松
- 鑒面只知西子姣,照心難見比干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古監
- 千秋殿下誰把筆,當時人無出干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賦黃任道韓干馬
- 草木相連南服內,江湖異態欄干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
- 記竹里題詩,花邊載酒,魂斷江干春暮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薄幸 送安伯弟
- 酬功端合侍玉輦,安得坐嘯江干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方務德元夕不張燈留飲賞梅務觀索賦古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