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巾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望君煙水闊,揮手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餞別王十一南游
- 忽聞歌古調,歸思欲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
- 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蠶婦
- 一曲當筵落淚,重掩羅巾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山亭柳·贈歌者
- 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沾巾 -- 出自··
- “喜心翻倒極,嗚咽淚沾巾。” -- 出自··
- “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沾巾。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丑虜安足紀,可貽幗與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
- 對酒兩不飲,停觴淚盈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門有車馬客行
- 足著遠游履,首戴方山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嘲魯儒
- 金龜換酒處,卻憶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對酒憶賀監二首
- 相思兩不見,流淚空盈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裴侍御留岫師彈琴見寄
- 吳江女道士,頭戴蓮花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
- 素琴本無弦,漉酒用葛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戲贈鄭溧陽
- 紺綰雙蟠髻,云欹小偃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紺綰雙蟠髻
- 琥珀裝腰佩,龍香入領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琥珀裝腰佩
- 賦詩猶墨濕,把卷獨沾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康公挽詞三首
- 山好留歸屐,風回落醉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溪有會景亭,處眾亭之間,無所見,甚不稱
- 二老白接?,兩郎烏角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元用使君與其子端常邀仆與小兒過同游東山
- 高人著履踏冷冽,飄拂巾帽真仙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縱橫遭折翼,感惻為沾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轉覺周家新樣俗,?頭巾起后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
- ?皮襲美《贈天隨子紗巾》詩云:掩斂乍疑裁黑霧,輕明渾似帶玄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人惠云巾方舄二首
- 北山怨鶴休驚夜,南畝巾車欲及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述古以詩見責屢不赴會,復次前韻
- 能為五字詩,仍戴漉酒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
- 有客過茅宇,呼兒正葛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有客
- 何時占叢竹,頭戴小烏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陪贈附馬韋曲二首
- 好學尚貞烈,義形必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
- 謝氏尋山屐,陶公漉酒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
- 向來論社稷,為話涕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巴西聞收宮闕,送班司馬入京
- 細軟青絲履,光明白氎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大云寺贊公房四首
- 結歡隨過隙,懷舊益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贈蕭二十使君
- 敗亡非赤壁,奔走為黃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(王契,字佐卿,
- 紛紛乘白馬,攘攘著黃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憂
- 天邊長作客,老去一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月
- 十年可解甲,為爾一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熱三首
- 口吟歸去來,頭戴漉酒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可憐苦節士,感此涕盈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續古詩十首
- ]斂翠凝歌黛,流香動舞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
- 土民稀白首,洞主盡黃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客春游嶺南二十韻
- 解佩收朝帶,抽簪換野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昨日復今辰
- 悠悠滄海畔,十載避黃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樓望歸 時避難在越中。
- 披衣腰不帶,散發頭不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出門
- 手把青筇杖,頭戴白綸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玉泉寺
- 青竹單床簟,烏紗獨幅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無長物
- 凈石堪敷坐,寒泉可濯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報恩寺
- 窗明簾薄透朝光,臥整巾簪起下床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夏曉興贈夢得
- 立換登山屐,行攜漉酒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春西湖閑游,悵然興懷,憶與微之同賞,因
- 客來存禮數,始著白綸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上對酒二首
- 守歲尊無酒,思鄉淚滿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客中守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