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在第4個字的詩句
川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并海山川盡,逾河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謁告成廟
- 數點渭川雨,一縷湘江煙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竹
- 自到西川住,唯君別有情。 -- 出自唐·盧殷·移住別居
- 猶蘊濟川志,芳名終不渝。 -- 出自唐·嚴公貺·題漢州西湖
- 誰憐濟川楫,長與夜舟歸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漢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
- 遙思伊川水,北渡龍門峴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
- 少室映川陸,鳴皋對蓬廬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憶平泉山居,贈沈吏部一首
- 今日西川無子美,詩風又起浣花村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蜀中贈廣上人
- 臥理黔川守,分憂漢主恩。 -- 出自唐·李敬方·題黃山湯院
- 日照涪川闊,煙籠雪嶠明。 -- 出自唐·李汶儒·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作
- 渭水秦川拂眼明,希仁何事寡詩情。 -- 出自唐·韋蟾·長樂驛謔李湯給事題名
- 霽色滿川明水驛,蟬聲落日隱城樓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秋日寓懷
- 此去秦川無別路,隔崖窮谷卻難迷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過分水嶺
- 峽漲三川雪,園開四季花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送人尉黔中
- 既掃山川收地脈,須留日月駐天顏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
- 郡顯山川別,衙開將吏新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薛郎中赴江州
- 惆悵西川舉,戎裝度劍門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退居
- 幸遇濟川恩不淺,北溟東海更何愁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帆
- 去禱山川尚未還,云雷尋作遠聲寒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和判官喜雨
- 自得山川秀,能分日月精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以端溪硯酬張員外水精珠兼和來篇
- 自得山川秀,能分日月精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以端谿硯酬張員外水精珠兼和來篇
- 撥棹茶川去,初逢谷雨晴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書伍彬屋壁
- 撥棹茶川去,初逢谷雨晴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題伍彬屋壁
- 依約樊川似旭川,郡齋風物盡蕭然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郡齋寓興
- 方舟大川上,環酌對落暉。 -- 出自唐·王瓚·冬日與群公泛舟焦山
- 水會三川漾碧波,雕陰人唱采花歌。 -- 出自唐·鄭玉·葦谷
- 割山裂川,國為披猖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宋頌
- 掞彼渦川作,懷茲洛濱想。 -- 出自唐·蔡文恭·奉和夏日游山應制
- 禹鑿山川地,因通四水流。 -- 出自唐·李沛·四水合流
- 鹓鷺依川宿,驊騮向野嘶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舊事
- 今日洛川別,可惜洞中春。 -- 出自唐·洛川仙女·答張郁歌
- 可致清川廣,難量利物功。 -- 出自唐·宇文鼎·山下泉
- 皇皇三川守,馨德清明躬。 -- 出自唐·尉遲汾·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,因狀嵩高靈勝,寄呈三
- 錦繡山川,何似人長久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點絳唇 錦堂壽日
- 好在輞川堪畫處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清平樂 錦堂壽
- 好在輞川堪畫處,寫山高人椽筆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酹江月 王懷州壽日丁酉年
- 誰報云川老子,翠禽先在南枝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清平樂·天寒日暮
- 一笑斜川癡老子,奇峰。 -- 出自元·宋*·南鄉子 觀云
- 疏嵐冒川暝,歸鳶跕跕墮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登昆山寺謁劉龍洲墓
- 當年輞川圖畫,有林泉、如此更何如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木闌花慢 次胡筆峰遷居韻
- 如此山川,幾何日月,三國竟成何事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有酒無肴
- 誰打玉川門,白娟斜封團月。 -- 出自元·高士談·好事近 中州樂府元德明詞內附
- 今日瓊川銀渚。 -- 出自元·完顏亮·昭君怨 雪 案此首詞品卷三誤作韓駒詞
- 喚起玉川高興,煮松檐晴雪。 -- 出自元·元德明·好事近 次蔡丞相韻 中州樂府
- 原野山川并溪渚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紅·凍云凝住
- 所以百川俱湊海,*則當盈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煉丹砂 贈徒單姑姑
- 畫出樊川賦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點絳唇 已丑清明前一日,春露堂即事,時既
- 走馬秦川塵土里,離愁一似年時節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滿江紅 寄何繼先御史
- 只說琳川,精吏道、恢恢余地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滿江紅 代送朱姓吏滿歸
- 蜀道秦川行路永。 -- 出自元·王沂·清平樂 春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