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在第6個字的詩句
崔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橫潰豁中國,崔嵬飛迅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望漢江
- 偶尋流水上崔嵬,五老蒼顏一笑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李公擇白石山房
- 霎時迎雨障崔嵬,雨過卻尋歸路處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
- 笑我醉呼君,崔嵬未起,山鳥覆杯去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山鬼謠/摸魚兒
- 何似沙哥領(lǐng)崔嫂,碧油幢引向東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楊六尚書新授東川節(jié)度使代妻戲賀兄嫂二絕
- 殷卿領(lǐng)北鎮(zhèn),崔尹開南幕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問秋光
- 如山積麴高崔嵬,大江釀作蒲萄醅,頹然一醉三千杯,借問白發(fā)何從來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將進(jìn)酒
- 請說銅香爐,崔巍象南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香爐
- 千年峴首獨崔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城侍者峴山圖
- 零落財百篇,崔嵬多杰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讀岑嘉州詩集
- 攀蘿躡石落崔嵬,千萬峰中梵室開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題中峰寺
- 崒云臺殿起崔嵬,萬里長江一酒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落星寺
- 省中何忽有崔嵬,六幅生綃坐上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齋山畫圖
- 耆舊眇不接,崔徐無處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于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
- 蒲中有女號崔徽,輕似南山翡翠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崔徽
- 瑤軒綺構(gòu)何崔嵬,鸞歌鳳吹清且哀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臨高臺
- 蘇武封猶薄,崔駰宦不工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邊夜有懷
- 行穿詰曲更崔嵬,野店柴門半未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發(fā)孔鎮(zhèn)晨炊漆橋道中紀(jì)行十首
- 吾兄諳性靈,崔子同臭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元和五年予官不了,罰俸西歸,三月六日至陝
- 盧仝歸洛船,崔嵬但載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忽不貧,喜盧仝書船歸洛
- 曾是風(fēng)雨力,崔巍漂來時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浮石亭
- 丹殿據(jù)龍首,崔嵬對南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觀早朝
- 遙見楚漢城,崔嵬高山上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
- 澄潭皎鏡石崔巍,萬壑千巖暗綠苔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過大哥山池題石壁
- 晁張班馬首,崔蔡不足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
- 人間處處猶崔子,豈忍更令三徑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歸去來圖二首
- 東南蒼翠何崔嵬,橫流一望幽抱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江州望廬山
- 煙嵐漠漠山崔嵬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過蘭亭有感
- 一峰孤起勢崔嵬,秀色挼藍(lán)入酒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鵲山
- 三山江上翠崔峨,草綠風(fēng)煙春氣和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江東歌
- 逸人憐此一崔嵬,峨翚危檐倚翠堆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積翠樓
- 巫山高哉郁崔嵬,下有江漢浮天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巫山高
- 重華車駕瘞崔嵬,不似秦皇賜璽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帝陵
- 煙嵐一簇特崔鬼,到此令人心自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九日登壽安縣錦屏山下宿邑中
- 西南有山高崔嵬,亂峰圍繞如蓬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壽安縣惠神林山牒
- 洛陽雅望稱崔浩,江表奇才服謝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南北朝吟
- 孤云秀壁共崔嵬,倚壁看云足懶回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南豐先生西游之作
- 佛何為者占崔嵬,引得騷朋蹈險來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
- 欲別崔俠心,崔俠心如鐵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贈別崔十三長官
- 雕楹累棟架崔嵬,院宇生煙次第開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亭臺
- 結(jié)亭納虛豁,崔嵬進(jìn)南山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林遂之真意亭
- 重吟玉樹懷崔子,欲唱金衣無杜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西郊春事漸入老境元方欲出游以無馬未果今日
- 曲樽高檻倚崔嵬,要是仙京白玉臺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韓子師雪中二首
- 更竹里、顛狂崔護(hù)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石頭城下浪崔嵬,風(fēng)起聲疑出地雷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東晉
- 重岡復(fù)嶺勢崔巍,一卒當(dāng)關(guān)萬卒回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番禺
- 天門朝日照崔嵬,車騎雍容下禁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永叔內(nèi)直晨出馬上口占
- 碧云時度小崔嵬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浣溪沙
- 東魯氣勢已崔嵬,彼婦無端汶上來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首序
- 靈關(guān)玉壘自崔嵬,誰向西邊起禍胎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利州進(jìn)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