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天地不仁人去國,江山如待客登樓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東平官舍
- 千古相望翁季在,眉山草木有輝光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眉州借景亭
- 九日凄涼戲馬臺,龍山高會亦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燕山九日
- 今年月缺時,我在燕山萬里來□□,□酒招月來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月夜酒邊賦西湖月
- 圍獵看人放海青,黑山峽口路交橫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
- 蘚珮蕭疏,茜裙零亂,山意霏霏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一萼紅·占芳菲
- 有蒼苔老樹,風物似山林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一萼紅·小庭深
- 短褐臨流,幽懷倚石,山色重逢都別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齊天樂·冷煙殘水山陰道
- 一枝芳信應難寄,向山邊水際,獨抱相思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高陽臺·駝褐輕裝
- 二月殘花,空誤小車山路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綺羅香 紅葉
- 怎知流水外,卻是亂山尤遠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長亭怨/長亭怨慢 重過中庵故園
- 便明朝、蒼煙白鷺,北山南浦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賀新郎·又是春殘去
- 何妨文字飲,更得江山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千秋歲·金風玉宇
- 乍晴何所喜,云際遠山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遣興
- 萬事當從酒到休,子山那得許多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
- 乞得此身終芰制,亂山茅屋兩三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
- 虢虢溪流響何處,亂山無數不知源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山西莊舍贈信上人和彥時兄四首
- 滿帆何處乘風艘,千山過眼同奔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劉春卿夏日閔旱次韻
- 氣暾寒日曉,光照遠山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雪晴三首
- 三扣石扉人不識,滿山松竹自悲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游毛公洞六首
- 連日暖煙隨處好,吳山應勝越山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書懷
- 村醪過寺共,風袂轉山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游南汰二首
- 僻寺蘇深人到少,故山云好夢歸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朗上人
- 芳草藉青迷野逕,遠山橫翠入柴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方正叔知縣韻仆今年六十有三竊觀正叔贈陳
- 雨余湖水吞遙空,前山宿霧開溟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平沙雁落
- 白發我徒悲老大,青山君尚記艱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劉元發歸鄱陽次其韻
- 飄然欲何之,駐目西山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尚老之江西
- 當時神禹導江處,隨山刊木知何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堅上人
- 殘角為誰驚曉夢,遠山多事惹春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有感示魏定父
- 肯終虞澗筑,聊滯越山薪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精爽忽飛越,夢到廬山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奉送果上人住開先寺
- 君家玉璧豈無說,鑿山得石夸瑰奇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
- 欲知富貴未乾沒,岷山錦水鐘精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成都張通叔韻簡范偉明
- 香山譽望不可攀,香山之后傳香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白香巖縣丞
- 江向西陵勢漸平,萬山環合翠崢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題峽州楚塞樓
- 西風獵獵天落霜,千山凋林松檜蒼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管養正長歌
- 去來無所著,風日海山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浮屠道廓
- 平生清峭不近俗,雪山突兀江頭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老胡避游
- 飛霰飄飄墮晚風,亂山無數暮云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晚晴
- 一舍麻城指顧中,遠山橫翠慰吾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晚晴
- 戍客久不歸,生死關山道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望行人
- 夢破流水聲,鉤簾卷山霧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宿諸暨大雄寺
- 風月已供無盡藏,溪山更衍清涼國。 -- 出自宋·游次公·滿江紅·一舸歸來
- 且就竹深荷靜,坐看山高月小,劇飲與誰俱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·鳥影度疏木
- 社雨襯晴,煙光暖、吳山滴翠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滿江紅·社雨初晴
- 顏笑洛陽花,肌瑩荊山玉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生查子
- 獨憑欄、雞鳴日上,海山霧起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永遇樂·月仄金盆
- 忽辭鼓山行,便作徑山去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送言上人往見徑山老十四韻
- 他時南山南,寄書北山北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乙卯秋奉送王周士龍閣自貶所歸鼎州太夫人侍
- 南歸數年閉戶臥,故山精舍松颼颼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