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遙山小,行人遠似,此山多少?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憶秦娥·千里草
- 新月娟娟,夜寒江靜山銜斗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點絳唇·新月娟娟
- 水是眼波橫,[1]山是眉峰聚。 -- 出自宋·王觀·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
- 漢苑漫傳盧橘賦,驪山誰識荔枝塵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梨
- 飲露吸風齊女怨,登山鹽水楚人愁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昭侯立秋見寄
- 逋客幾人曾認面,仙山到處便題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韓永錫歸闕
- 祇恐徵黃在朝暮,西山靈藥未容求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董給事知洪州
- 水國風霜凋社橘,仙山云霧隔江潮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洞戶
- 江海斗生拋別墅,關山何日解征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黃刑部之陜西轉運
- 文陛彯纓空自愧,香山蠟屐與誰登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梁大諫自鳳翔乞留臺寄詩言志次韻酬之
- 近郭離筵黃葉滿,舊山歸路白云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劉太丞仲宣歸華山
- 心同溪壑險,惡比邱山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偶興
- 何曾柱礎潤,唯恐土山焦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已亥年郡中夏旱徧禱群望喜有甘澤之應
- 蘚痕緣屋壁,泉脈吐山椒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已亥年郡中夏旱徧禱群望喜有甘澤之應
- 欹斜星弁側,嵬峨玉山頹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詠醉
- 萬峰橫玉立,誰為此山留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卷地驚風吹雨去
- 為寄曲闌幽意、到西山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虞美人·翻翻翠葉梧桐老
- 倦鳥知還,晚云遙映,山氣欲黃昏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念奴嬌·故山漸近
- 當時曾照,更誰重問山月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念奴嬌·云峰橫起
- 惟憐鏖戰骨,寂寞掩山阿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秋暮書懷
- 久雨秋深對晚晴,近山昏黑遠山明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秋晚三首
- 不見遠征人,但見青山晚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望行人二首
- 天地杳冥供寫像,江山回合助靈祥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真州儀真觀
- 月藏燈市底,云泛彩山中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趙大監雪
- 夢寐依稀留北省,家山迤邐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鄭平叔司勛之陜二首
- 取竹渭水湄,移松隴山隰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李侯新齋植松竹聊為雜言
- 我復西還君北去,箕山潁水自蕭然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裴綸著作見期行日延宿所居既至裴已行因書寄
- 河水已隨浮世去,條山應喜故人來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孫積中同年赴任陜府
- 對鏡傳神了不殊,峴山黃落數峰孤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跋范寬小景
- 東海十日風,巨浪碎山谷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鯨魚
- 蛙聲不忍聽,為似故山村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離山陽
- 夾道清渠翻白浪,繞山鐵馬走黃塵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十二月二十五日行次渭原走寄熙帥范巽之
- 床坐凝塵風自掃,江山無主燕空飛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再過黃州蘇子瞻東坡雪堂因書即事題於武昌王
- 重吟金谷詠,如見峴山碑。 -- 出自宋·鄭文寶·雙筍石
- 花影滿方床,翠疊屏山杳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生查子
- 吳津楚望,表里抱江山,山隱隱,水迢迢,滿目江南景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驀山溪·孤城暮角
- 百斛金尊倒,一醉玉山傾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水調歌頭·日色隱花萼
- 但見堪輿杳杳,更連山水重重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西江月·時序去如流矢
- 鳧舄差池官事了,木山彩錯市人驚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浣溪沙
- 恰似那回偷印、小眉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虞美人·越羅巧畫春山疊
- 尋遍石亭春,黯黯暮山明滅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好事近·尋遍石亭春
- 千萬壽,酒中倒臥南山綠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千秋歲·柏舟高躅
- 識面論心已半生,買山無計得同盟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憶錢人塘
- 撾鼓民旗向石頭,列山山下使人愁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過列山廟下
- 向來澄止面,怒沫喧山丘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
- 冰清仍玉潤,共此一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大人筑室將畢道祖亦作宅基治園作四詩示道祖
- 余光承祖禰,秀氣稟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
- 見遠亭邊送落暉,菁山挽我作睽違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崔申之以詩為別蘇明父郭逢叔各有和章謹復用
- 聞有芝泥還餞客,淮山佳處擬班荊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接伴賀天申節北使至闕
- 經翻流水篇,梵起魚山唄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余居吳興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載魚鱉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