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君家作虛亭,獨得江山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周著作萃賢亭
- 瑯瑯白云姿,悵望空山岑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瞻禮開師真像
- 生愛香山游,死亦香山葬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過白樂天墳
- 上隴西去景色澄,青山兩向水一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楊渥赴西安主簿
- 高樓中天月色凈,玉山禾熟秋云映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十二日
- 只看流水在,卻喜亂山平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自漁梁驛至衢州大雪有懷
- 三十年前浙右行,徑山才稱愛山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孫推官憶徑山游
- 獨上揚州津館望,江山搖落去鴻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馬馭周晬思之因成
- 上晝去程初北首,故山歸思滿東流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又寄興化徐虞部
- 風雅遺芬岳有神,此山靈祀越千春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南十詠·圓山廟
- 迎來未語送歸速,暮山紫翠空含嚬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二日
- 修竹滿前微雨過,遠山無際薄云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晝寢宴坐軒憶與蘇才翁會別
- 卻道醉鄉深處,是三山神闕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好事近·一炷鼻端香
- 還是年時今夜、照關山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烏夜啼·雨馀風露凄然
- 白骨定隨風月冷,青山長共姓名存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拜李謫仙墓
- 城郭寥寥懷旬鶴,江山歷歷見斯人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雪堂
- 曉策烏藤上育王,入山隨處得徜徉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育王寺
- 小澗草荒元種菊,故山塵滿舊抄書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自賦
- 雪后騎驢行步遲,孤山何似灞橋時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孤山雪后
- 一曲澄江兩派分,滿山修竹綠齊云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張氏曲江
- 沿路梅花管送迎,廬山初別雪初晴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廬山道中
- 浮利浮名挽不來,故山歸去恰春回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送劉允叔主簿歸山中
- 味甘傳邑內,脈冷應山心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葛仙井
- 陰云無事,四散自歸山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臨江仙·峭碧參差十二峰
- 洞庭波浪飐晴天,君山一點凝煙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臨江仙·峭碧參差十二峰
- 一斛明珠萬斛愁,關山漂泊腰肢細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圓圓曲
- 野花開石鏡,云葉掩山樓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南隱游泉山
- 要自非我室,還望南山陲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凄風披田原,橫污益山陂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
- 既當少微星,復隱高山霧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
- 朝行敷水上,暮出華山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華陽作貽祖三詠
- 今我神泉宮,獨在驪山陬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述華清宮五首
- 大邦柔遠人,以之居山林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述韋昭應畫犀牛
- 林木被繁霜,合沓連山紅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登秦嶺作,時陷賊歸國
- 焚香東海君,侍坐西山童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劉先生閑居
- 搖搖芳草岸,屢見春山曉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鞏城南河作寄徐三景暉
- 道近無艮足,歸來臥山楹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
- 曠哉遠此憂,冥冥商山皓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效古二首
- 方冬水物窮,又欲休山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相和歌辭·采菱曲
- 泗水南流桐柏川,沂山北走瑯琊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登戲馬臺作
- 市亭忽云構,方物如山峙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余處士
- 云開北堂月,庭滿南山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霽后貽馬十二巽
- 新松引天籟,小柏繞山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昭圣觀
- 將近隱者鄰,遠與西山通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閑居精舍呈正上人(即天后故宮)
- 滿眼風波多閃灼,看山卻似走來迎。 -- 出自唐·敦煌曲子·浣溪沙·五兩竿頭風欲平
- 舟隨一水遠,路出萬山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君不來
- 云藏吳相廟,樹引越山禽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旅次錢塘
- 十余莖野竹,一兩樹山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詹碏山居
- 泛湖乘月早,踐雪過山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相里燭
- 卻恐南山盡無石,南山有石合為銘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與桐廬鄭明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