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盡說漳南風水好,眾山圍繞一山圓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漳州圓山
- 中間復何事,野飯炊山田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即事
- 豈知垂老別,華屋落山丘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程伯禹尚書三首
- 綠水任從聯臂飲,青山不用斷腸吟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放猿
- 會前南山青,舍后北山綠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綠字韻
- 連滄公境界,橫碧我山林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鎮江守曾宏甫見寄韻
- 過從方里巷,挽送忽山阿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焦適道寺丞二首
- 尚念吾鼻祖,永懷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折仲古避寇潯州韻
- 道山心已灰,但有愛山癖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橫碧軒
- 苕溪霅溪磨青銅,南山北山無數峰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湖州張公濟仰高亭
- 人物豪華真樂國,江山清絕勝中原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李似舉尚書帥桂州二首
- 流水落花公境界,摘山煮海我官曹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周德修侍郎守武陵郡
- 何許覓丘壑,不專在山林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盛彥光少府丘壑軒
- 說與妻孥須辦取,如山酒肉賀全功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投壺全中戲成
- 南池荷葉疊青錢,玉山門外君著鞭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王元渤自湖楚歸贈之
- 諸峰掃空翠,一水界山白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吳甥遺靈壁石以詩還之
- 九日心飛類琯灰,龍山直上好樓臺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吳帥見和亦復次韻
- 三白自佳晴亦好,諸山粉黛見層層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雪作
- 云水茫茫長發興,春山疊疊未生愁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謁靈康廟
- 后來堪底用,采攝付山妻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竹軒出筍
- 布襪青鞋踏欲無,登山臨水未成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天衣寺
- 白晝俯層臺,千山萬山月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雪臺
- 避地妻孥雖在眼,藏山文字卻關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將適臺州
- 曉傍疏林露滿巾,碧山秋寺屬閑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題僧壁
- 曉望疏林露滿巾,碧山秋寺屬閑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題僧壁
- 野艇幾曾尋水去,故山從此與云疏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贈陳正字
- ——杜牧古調詩吟山色里,無弦琴在月明中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同趙二十二訪張明府郊居聯句
- 九鼎欄桿窺馬齒,三山窕窈步云涯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贈王先生
- 惟有新詩似相識,暮山吟處共徘徊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途中
- 莫遣窮歸不知處,秋山重疊戍旗多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歙州道中仆逃
- 有客齋心事玉晨,對山須鬢綠無塵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贈五老韓尊師
- 噪軒高樹合,驚枕暮山橫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風蟬
- 接塞峨眉通蜀險,過山仙掌倚秦高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別雒下一二知己
- 他日成都卻回首,東山看取謝鯤家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別江上一二友生
- 留恩均器服,下詔約山陵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仁宗皇帝挽詩十首
- 已是秋陰更夕曛,亂山高下起寒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
- 寥寥公館靜,門掩似山家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睡起
- 吏散收簿書,公館如山居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此樂
- 何人將至此,應自隴山來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堂前庭有奇石數種其狀皆與物形相類在此久
- 喬木繞舍如綠幃,群山四面寒參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書綠帷亭壁
- 全秦襟帶地,惟此壯山西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仲蒙山城
- 煙云一川滿,林麓三山會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朝陽亭
- 朝云南山吐,暮云北山翕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興元府園亭雜詠·凝云榭
- 目迎秦塞雁,心過隴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景遜
- 岧曉占孤絕,下與萬山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駿運使八詠堂·寶峰亭
- 久雨無所適,新晴步山園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園
- 先生若孤云,兩在隆山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李道士
- 月弦當戶直,斗柄插山高。 -- 出自元·黃鎮成·鉛山早行
- 冉冉孤生竹,結根泰山阿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詩十九首
- 千里遠結婚,悠悠隔山陂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詩十九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