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僻塢落花多掩徑,舊山殘燒幾侵籬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寄史處士
- 不是承平好時節,湖山容易著神仙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戎馬南來皆故國,江山北望總神州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煙月揚州如夢寐,江山建業又清明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吳門春仲送李生還長安
- 略彴緣溪一徑分,千山香雪照斜醺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眾香庵贈自休長老
- 黑水游魂啼草地,白山新鬼哭胡笳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二
- 沽得一尊濁酒,喚取山花溪鳥,聽我醉中談。 -- 出自元·羅慶·水調歌頭 游武夷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一日侗樂道成,永占山侗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卜算子·人識山侗字
- 取笑風仙訓誨,三髻山侗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三一居士張明道
- 自在逍遙云水,訪龍山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樓月
- 白牛眠露地,明月照山頭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臨江仙·得得全真真妙理
- 卻返碧波歸去后,家山重會馬丘劉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浣溪沙 辭賈公 水云集卷下 此下原附劉處玄
- 落落長松,倚浮云大山高占幽僻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月中仙 對松
- 西住?溪廟,漸扣南山名跡杳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青蓮池上 幽棲
- 行程問行客,更無窮山水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桃花曲
- 系住天邊白日,抱得山間明月,我亦遂長終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·朝花幾回謝
- 飄零鄭子,危欄倚遍,山長恨遠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登岳陽樓,感鄭生龍女事,譜大曲薄
- 更看濟時了,高臥道山云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至元戊寅為江西呂道山參政壽
- 行遍江南,算只有、青山留客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江紅 用前韻留別巴陵諸公,時至元十四年
- 覺清風扶我,醉玉頹山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庭芳 屢欲作茶詞,未暇也。近選宋名公樂
- 間是誰歟,今隱者,古山君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行香子 潭名士黃古山,名其北郭別業曰塵外
- 九夏天長暑熱,三秋山后清涼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 時在天長,正當大暑,歸山后,恰值
- 天運玄風來此地,燕山路上好前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瑞鷓鴣·六年動作小功成
- 卻教居海北,未許過山東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臨江仙 李行省請予往山東葬三師,燕京道眾
- 千載令人吊遺跡,好山青立縣門前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淵明祠
- 殘僧五六輩,飖衲裹山隸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顧予坎籥姿,甘在孫山后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
- 勿羨翻經臺,學著登山屐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
- 誓辭三百有余字,河山帶礪無嫌疑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白帝精靈青女氣,惠山竹鼎越窯甌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荷露烹茶
- 誅茅為小楹,延得青山致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仇英碧梧翠竹圖
- 蒙邑應成蝶醒夢,香山那復鹿重扶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錢陳群故詩以志惜
- 三百年來王氣,滿目山河依舊,人事竟如何?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水調歌頭
- 浮云西南行,望中蜀山紫,懸想詩到時,春已滿杖履,努力善眠食,開抱受蕃祉,桃漲趁江來,竚待剖雙鯉,歲乙卯人日,啟超拜手啟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
- 父體輿梓歸,薄葬荒山陬。 -- 出自清·畢著·紀事
- 一曲宋元遺韻在,冠山韓水此情長。 -- 出自·老舍·汕頭行 贈澄海藝香潮劇團
- 聽得汕頭一夕曲,青山碧海莫相忘。 -- 出自·老舍·汕頭行 贈廣東潮劇院
- 萬里愁思草不芳,青山碧血兩茫茫。 -- 出自·老舍·白云寺
- 小住佳園百病除,西山爽氣入蓬廬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王瑩
- 拄杖掛經須倍道,故山春蕨已闌干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蜀僧去塵
- 飄蕭古仙子,寂寞蒼山上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仙都觀
- 田間有流水,清泚出山心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瀼溪書堂
- 靜思歸舊隱,日出半山晴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思歸舊隱
- 臨曲煙霞歸羽館,鐘山風月落僧房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丹山書堂
- 白云隨杖履,伴我到山房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初夏訪劉道士
- 山僧留我宿,我亦似山僧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孤標上人留宿
- 霜輕留草綠,霧暗失山青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臨江曉行
- 兩岸樓臺隨世換,四山圖畫自天開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題濟川橋
- 留得斯堂萬古名,江山不敢閉英靈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題永嘉夢草堂
- 肆樹松杉雙徑合,四山風十一僧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游岳麓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