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不離高枕上,似宿遠山邊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友人林齋
- 落葉獨尋流水去,深山長與白云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何道士歸山
- 離別河邊綰柳條,千山萬水玉人遙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寄維揚故人
- 地連秦塞起,河隔晉山微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游華山云際寺(一作游少華山甘露寺)
- 滄海附船浮浪久,碧山尋塔上云遙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頭陀僧
- 漸諳浮世事,轉憶故山春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春日閑居憶江南舊業
- 難將塵界事,話向雪山僧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秋宿天彭僧舍
- 渚田芳草遍,共憶故山春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送友人歸江南
- 嶺外飛電明,夜來前山雨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宿大通和尚塔,敬贈如上人,兼呈常、孫二山
- 云輕歸海疾,月滿下山遲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途中曉發
- 謝君臨郡府,越國舊山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獨孤中丞游法華寺
- 開門白日晚,倚杖青山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題裴二十一新園(一作題裴固新園,又作裴周
- 秋深臨水月,夜半隔山鐘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秋夜宿嚴維宅
- 孤煙靈洞遠,積雪滿山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宿洞靈觀
- 思君一相訪,殘雪似山陰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尋戴處士
- 朝來出門望,知在雪山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望南山雪懷山寺普上人
- 寂然層城暮,更念前山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曾東游以詩寄之
- 獨坐焚香誦經處,深山古寺雪紛紛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振上人無礙寺所居
- 興新無向背,望久辨山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玄元廟
- 大臣能護法,況有故山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
- 何事閑門外,空對青山老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山中五詠·門柳
- 堯心知稼穡,精意繞山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祭張公洞二首(一本作排律一首)
- 心閑同海鳥,日夕戀山村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答張諲、劉方平兼呈賀蘭廣
- 廬岳高僧留偈別,茅山道士寄書來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秋日東郊作
- 人稀漁浦外,灘淺定山西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萬州赴饒州覲省(得西字)
- 逸人歸路遠,弟子出山迎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韋山人歸鐘山所居(一作郎士元詩)
- 垂露額題精思院,博山爐裊降真香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題春臺觀
- 要路強干情本薄,舊山歸去意偏長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寄李處士
- 入門穿竹徑,留客聽山泉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
- 日月天中辭洛邑,云山江上領宣城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宣州獻從叔大夫
- 江島去尋垂釣遠,塞山來見舉頭頻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和友人下第北游感懷
- 家住東皋去,好采舊山薇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嵩山夜還
- 因知遙夜坐,別有遠山心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冬夜和范秘書宿秘省中作
- 情閑離闕下,夢野在山中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夏日(一作秋夜)宿秘書姚監宅
- 家遙楚國寄,帆對漢山飛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太學吳康仁及第南歸
- 云騰致雨氣,水瀉在山泉。 -- 出自當代·董必武·由湯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
- 湯云出水殿,暖氣入山營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幸鳳湯泉應制
- 古來埋玉樹,流恨滿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崔司業挽歌二首
- 聞君北溪下,想像南山隈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酬韋祭酒嗣立,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
- 夕臥北窗下,夢歸南山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詩四首
- 洛城將日近,佳氣滿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途次陜州應制
- 東沼初陽疑吐出,南山曉翠若浮來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侍宴隆慶池應制
- 乘龍與驂鳳,歌吹滿山林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題石壁應制
- 王師進谷水,兵氣臨山東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行次成皋應制
- 釣歌出江霧,樵唱入山林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九日宴道觀西閣
- 既荷大君恩,還蒙小山遇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賦得樹字
- 每上襄陽樓,遙望龍山樹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龍山靜勝寺
- 征帆一流覽,宛若巫山陽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道峽似巫山之作
- 指言君愛弟,揮淚滿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惠文太子挽歌二首
- 我聞西漢日,四老南山幽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崔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