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窗外幽軒數(shù)步寬,小山幽石對(duì)漓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方丈小山
- 朝陽忽清霽,披露南山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飛云
- 清徹一源傳萬古,空山長伴白衣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觀音泉
- 憑高時(shí)駐馬,指點(diǎn)問山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惠莊道中
- 那知?dú)q暮東州客,大山蒼寒曉霜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至都下
- 云夢(mèng)澤南春欲還,柯山鵯鵊曉關(guān)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三月二十五日聞鵯鵊
- 烹滅群雄方未疲,赭山射海奮余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讀秦紀(jì)二首
- 南畝稻粱仍歲熟,舊山芝術(shù)入秋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過泗州推官王永年致仕還鄉(xiāng)王年四十而致仕士
- 綠連平野稼,翠雜亂山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應(yīng)之細(xì)雨
- 天上春來誰報(bào)人,江山氣象一時(shí)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立春三首
- 將軍卷金甲,獨(dú)臥嵩山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劉伯壽秘校
- 讎書芝閣上,藏史楚山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詩呈同院諸同
- 齋心禮仙圣,不是愛山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蘇先生詩云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何事春山里
- 春云藏澤國,夜雨嘯山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正月二十日夢(mèng)在京師
- 每慚公府粟,卻憶故山苓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(zèng)(時(shí)予權(quán)知岳州事)
- 淹留歲將晏,久廢南山期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歸汝墳山莊留別盧象
- 靜言幽谷底,長嘯高山岑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(jī)·猛虎行
- 聽蟬臨水久,送鶴背山遲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(zèng)戶縣尉李先輩二首
- 川流寒水急,云返故山遲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幽上留別令狐侍郎
- 風(fēng)濤辭海郡,雷雨鎮(zhèn)山營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(zèng)淮南將
- 泛濤明月廣,邊海眾山齊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李侍御福建從事
- 經(jīng)行心不厭,憶在故山中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宿翠微寺
- 自從來闕下,未勝在山中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懷故山寄賈島
- 斜陽高壘閉,秋角暮山空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汧上勸舊友
- 煙生寒渚上,霞散亂山西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宿崔邵池陽別墅
- 煎嘗靈藥味,話及故山心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新秋雨霽宿王處士東郊
- 期君翼明代,未可戀山中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懷黃頗
- 稀逢息心侶,細(xì)話遠(yuǎn)山期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宿無可上人房
- 來往白云知?dú)q久,滿山猿鳥會(huì)經(jīng)聲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僧二首
- 妻子歡同五株柳,云山老對(duì)一床書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答高三十五留別便呈于十一
- 淹留野寺出,向背孤山明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王昌齡
- 薄俗嗟嗟難重陳,深山麋鹿下為鄰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
- 搖巾北林夕,把菊東山秋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寄萬齊融
- 宦途已可識(shí),歸臥包山春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顧朝陽還吳
- 豈伊問天命,但欲為山游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題綦毋校書別業(yè)
- 常辭小縣宰,一往東山東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贈(zèng)蘇明府
- 慚無匹夫志,悔與名山辭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不調(diào)歸東川別業(yè)
- 何時(shí)可為樂,夢(mèng)里東山人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寄鏡湖朱處士
- 楚城木葉落,夏口青山遍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郝判官
- 楓林帶水驛,夜火明山縣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郝判官
- 孤城連海樹,萬室?guī)?span id="rmxdwcz" class="hong">山煙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馬錄事赴永陽(一作嘉)
- 想得白蓮花上月,滿山猶帶舊光輝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江西逢僧省文
- 熱少清風(fēng)多,開門放山入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夏日東齋
- 無風(fēng)觸微浪,半日秋山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江西題東湖
- 身隨一劍老,家入萬山空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從兄歸隱藍(lán)溪二首
- 云陰連海起,風(fēng)急度山來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賓客相國詠雪
- 更探黃石略,重振黑山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登蒜山觀發(fā)軍
- 石橫聞水遠(yuǎn),林缺見山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
- 心感膺門身過此,晚山秋樹獨(dú)徘徊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晚登龍門驛樓
- 舊泉青石下,余甃碧山隅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天竺寺題葛洪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