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舊墳為潤嚙,新冢得山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堯夫寺丞改葬挽詞
- 有時飛雨來,不見前山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周源員外衢州萃賢亭
- 立碑思叔子,墮淚峴山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仆射侍中劉相公挽詞三首
- 忽自傍藤陰,乘流轉山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武陵行
- 我慚才甚薄,難繼東山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二首
- 君今二千石,未往戀山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磁守王幾道屯田暑夜懷寄
- 牧羊來海上,泛棹向山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
- 松悲隔溪路,月照舊山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吊礦坑惠燈上人
- 終當收刈畢,寂寞慚山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一田廬
- 近聞東湖上,可見西山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洪州李氏涵虛閣
- 初聞君至之,如見湖山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史尉還烏程
- 舟從瓜步去,潮自蔣山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賢良田太丞通判江寧
- 寒溪翠拖碧玉帶,蒼山晴臥蛻骨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宣州簽判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勛
- 是以被褐人,長甘北山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道損持國訪孔旼處士
- 乘危冒險人,不識西山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舟中夜聽汴河水聲
- 豈必歸故鄉,萬里過山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哀國子黃助教
- 盲風吼空來,不識前山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泊壽春龍潭上夜半黑風破一舟
- 寧同扶風人,自去北山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陳丞相燕息園
- 昔觀唐人詩,茶詠鴉山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次其韻
- 上帝設號令,隱其南山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雷
- 車馬云外來,衣霞半山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緱山子晉祠以下陪太尉錢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四
- 再落至山腰,三落至山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曇穎師四明十題·三層瀑
- 礱石亙長川,寧須伐山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十范公橋
- 瑯琊谷口泉,分流漾山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滁州醉翁亭
- 仙人采玉驅雄龍,列山剖璞青腔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周效美琨瑤洞
- 其後同玉璽,不隨驪山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陸子履示秦篆寶
- 隨潮吳榜駛,轉浦楚山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明州推官鄭先輩
- 空堂滅復明,獨宿擬山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擬韋應物殘燈
- 薄言增勇氣,少當舉山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韓文饒寺丞宰蕭山
- 行行固莫留,望進前山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舍弟正臣赴都
- 滄涼朝日近,紫翠晚山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秀州海鹽知縣李寺丞
- 青熒鬼火動,不悟前山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夜行憶山中
- 時望前湖倚玉梯,云山橫絕路東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馬都官春日憶西湖寄陸生
- 我對前流接清唱,泰山輕重於鴻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馬都官齊少卿酬和
- 種樹三十年,結子防山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翰遺李太博家新生鴨腳
- 從來潭上別,先養故山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昭亭潭上別弟
- 魏武賦忘歸,孤軍處山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過瓜步山
- 遙看松竹深,雪屋藏山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日陪胡武平游西余精舍
- 比泛苕溪來,初逢卞山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訪報本簡長老
- 散亡歸不得,掩抑泣山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故原戰
- 往聞胡環能畫馬,陰山七騎皆戎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史氏畫馬圖
- 結結甘泉里,豈必泰山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王景彝省中詠孤竹
- 壞梁生濕菌,古木憑山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六季子廟
- 南至蒼梧及桂林,名山遍訪無窮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胡公疏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
- 今聞許子春,來守稽山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許越州
- 丘壑未去時,庭中結山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題毘陵潘氏宅假山
- 輕車馳入關,秋色秦山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陜西提刑陸介夫學士
- 威聲滿河北,事業出山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宋端明知成都
- 明月樓中吸玉笙,青山影里森朱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楊明叔通判越州
- 灰宮盜玉秦樓空,南山不老天無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永興通判薛虞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