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9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本是楚家玉,還來荊山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
- 何當一來游,愜我雪山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水西簡鄭明府
- 水寒夕波急,木落秋山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
- 故人萬化盡,閉骨茅山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
- 帝圖終冥沒,嘆息滿山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大庭庫
- 韓眾騎白鹿,西往華山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
- 君尋騰空子,應到碧山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
- 揮毫贈新詩,高價掩山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【上竹
- 各拔五色毛,意重泰山輕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獻從叔當涂宰陽冰
- 弄珠見游女,醉酒懷山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峴山懷古
- 風流若未減,名與此山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泛沔州城南郎官湖
- 往還瑤臺里,鳴舞玉山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寓言三首
- 仙人居射的,道士住山陰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紀秀才游越
- 始經瞿塘峽,遂步巫山巔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
- 我垂北溟翼,且學南山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
- 雪盡天地明,風開湖山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
- 道可束賣之,五寶溢山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
- 昔在南陽城,唯餐獨山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
- 誰傳廣陵散,但哭邙山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
- 沙帶秋月明,水搖寒山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
- 偶將二公合,復與三山鄰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□贈別 【此水旁】
- 顧余不及仕,學劍來山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(君一作翁)
- 久臥青山云,遂為青山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日夕山中忽然有懷
- 桃李竟何言,終成南山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覽鏡書懷
- 今歲何時妾憶君,西山白雪暗晴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思邊
- 葳蕤紫鸞鳥,巢在昆山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溧陽宋少府陟
- 巢父將許由,未聞買山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北山獨酌寄韋六
- 心愛名山游,身隨名山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時于落星石上
- 楊花滿江來,疑是龍山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
- 回巒引群峰,橫蹙楚山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至西塞驛寄裴隱
- 背風振六翮,對舞臨山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宣州長史弟昭贈余琴溪中雙舞鶴詩以言志
- 夷齊是何人,獨守西山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少年子
- 空思羊叔子,墮淚峴山頭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
- 希君同攜手,長往南山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崔郎中宗之 時謫官金陵
- 獨抱綠綺琴,夜行青山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泰山六首(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
- 波翻曉霞影,岸疊春山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姑孰十詠(一作李赤詩)·姑孰溪
- 巫峽夢、至今空有,亂山屏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滿江紅·憂喜相尋
- 蜀客到江南,長憶吳山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卜算子·蜀客到江南
- 但遠山長,云山亂,曉山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一葉輕舟
- 但遠山長,云山亂,曉山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 過七里瀨
- 瑯然,清圜,誰彈,響空山,無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翁操·瑯然
- 系馬綠楊開口笑,傍山依約見斜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別
- 杳杳天低鵲沒處,青山一發是中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澄邁驛通潮閣二首
- 杳杳天低鶻沒處,青山一發是中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澄邁驛通潮閣二首
- 蜀士李八百,穴居吳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
- 明月釣舟漁浦遠,傾山雪浪暗隨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金山寺
- 探懷出新詩,秀語奪山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
- 如何兩相激,雷轉空山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)水光瀲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
- 我非羊叔子,愧此峴山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,遶城觀荷花,登峴山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