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8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水鄉種早場已筑,山鄉種晚鎌方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冬雷行
- 論說金華風過耳,山河大柄醉中體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讀漢書
- 莫道石渠春,不似山陰月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高續古省中雪
- 又聞善登山,不與山爭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曹滬南赴闕
- 步隨目力高,身與山氣浮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春望后一日登鈴瓏
- 水風靜處拋舡易,山雨晴時著句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及甫入峽雜詠·平善壩
- 倒劄枯藤立晚風,山光不與水俱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禮滅翁退天臺能仁院歸梁渚一絕寄之
- 或指峽名揭,或取山形蹲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
- 誰知天下東,盡屬山人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入山
- 近浦霏開略彴,遠山云沒招提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雙林志謙得玄暉筆法作此七十三矣為賦六言兩
- 三世白士猶醉眠,山翁作善天應憐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譙國評事壁
- 山色凝嵐水色清,山云長與水云平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經林逋舊居二首
- 畫船急槳隨潮去,山川滿眼煙凄迷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道中寄福州王祠部
- 花間行印露沾紙,山下放衙云滿旗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登四徹亭
- 之子適所遇,愛此山林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寄題處州朱山人幽居
- 可笑夭桃耐雪風,山家墻外見疏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南劍州芋陽舖見臘月桃花
- 清遐可使貪者懲,山窮水盡乃攀登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楊渥赴西安主簿
- 煙涵樹色相依好,山擁溪流一帶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聞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
- 竟攜筠龍歸,更帶山云寫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北苑十詠·采茶
- 杯酒相逢耆舊少,山川不改歲華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張太傅還鄉
- 傾宮晨起傳輕妝,山殿生風夏日長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梨園小部
- 莓潤溪云重,春深山露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三月詣陳逋民
- 地勢四來州午向,山圍一罅水東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晚上碧峰亭
- 小泊囊山古化城,山林端足擅高名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宿囊山寺
- 溪因宿雨十分急,山為凝寒一味清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歲除登岝崿山精舍
- 門外風波僧自識,山中朝莫客曾知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重游無量院
- 乘興尋僧入翠微,山中無限野薔薇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訪铦樸翁不遇二首
- 江水逢潮音激切,山云因雨思溟蒙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懷安王宰索得助詩奉題一首
- 亭下水非當日曲,山前竹似舊時修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蘭亭
- 杜鵑聲裹桐花落,山館無人晝掩扃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山堂即事
- 臺官論罪終投筆,山賊聞名亦倒戈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山中哭復齋
- 雁蕩應名是若山,山水奇秀人稱贊。 -- 出自·沈雁冰·接客僧
- 求富江海狹,取貴山岳小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洛陽道
- 君獨何為至于此,山非山兮水非水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悲歌贈吳季子
- 中散彈琴競未終,山公啟事成何用!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鴛湖曲
- 蕭條同泰寺,南枕山之陽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風度谷余響,月斜山半陰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夜宿荒村
- 超超渭濱器,落落山西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哥舒大夫頌德
- 云開天地色,日照山河春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秦中初霽獻給事二首
- 念君高梧陰,復解山中衣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吃茗粥作
- 分明窗戶中,遠近山川色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京口題崇上人山亭
- 薄暮停車更凄愴,山陽鄰笛若為聽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故人廢宅二首
- 蟬噪蓼花發,禽來山果香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陸處士別業
- 混元融結致功難,山下平湖湖上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龍瑞觀勝異寄于尊師
- 芿草不停獸,因師山更靈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瑪瑙山禪者(一作贈瑪瑙禪師歸京)
- 郭中云吐啼猿寺,山上花藏調角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越中言事二首(咸通八年瑯琊公到任后作)
- 休話喧嘩事事難,山翁只合住深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江上春又至,引頸山空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韓團練
- 酒釅竹屋爛,符收山鬼仁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江邊道士
- 迂談無世味,夜深山木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