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為語青山幸相望,壯夫終不白頭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周器之歸潤再索
- 奔湍沖山拔地走,直有到海無邪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黃任道
- 南去溪山隨夢斷,北來身世若云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因憶灊樓讀書之樂呈介甫
- 蔚彼南山,有松其猗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松休操
- 露下秋山潔,鴻飛楚水寒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張直翁
- 每日看山山上立,滿山風日又秋來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秋居寄西里君
- 名與金山并,僧言景更幽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江心寺
- 自作廬山記,幽奇欲遍窮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孫季蕃
- 柳影連山閣,湖波浸竹籬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葛天民
- 幾處好山色,暮天群雁聲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遠人
- 甘勝吳山山下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玉樓春
- 記得眉山文翰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定風波·九日登臨有故常
- 明月照山木,荒村饒夜螢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夏夜
- 如許江山懶搜句,燕公應笑我支籬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賦
- 本是群山云,暫聚當別去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留別天寧永慶乾明金鑾四老
- 儻或似山陰,清流可共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蒙示黃磵佳詩三讀欽羨輒繼韻仰報嘉賜
- 靜者樂山林,謂是羲皇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汝州吳學士觀我齋分韻得真字
- 偉哉道山杰,滯此汝水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汝州吳學士觀我齋分韻得真字
- 萬里家山無路入,十年心事有誰論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畫
- 百卉共山澤,各自有四時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北征
- 我夢君山好,萬里來南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過君山不獲登覽
- 今朝過山下,賊急不敢留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過君山不獲登覽
- 客行滿山雪,香處是梅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梅花兩絕句
- 西南浸山影,晦明分中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崇山
- 問我出山意,無乃貴喧嘩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出山宿向翁家
- 相期衡山南,追步凌忽區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粹翁用奇父韻賦九日與義同賦兼呈奇父
- 唯有君山故窈窕,一眉晴綠向人浮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火后問舍至城南有感
- 高人買山隱,百萬猶恨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峴山次韻三首
- 賤子與山曾半面,小窗如夢慰平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趙虛中有石名小華山以詩借之
- 云起爐山久未移,功名不恨十年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繼祖蟠室三首
- 迢迢傍山路,漠漠滿林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道中
- 萬里鄉山路不通,年年佳節百憂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除夜不寐飲酒一杯明日示大光
- 恍然衡山前,相遇各白發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別大光
- 水落君山高,洞庭秋已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別岳州
- 多少巫山舊家事,老來分付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顏持約
- 政須青山映白發,顧著皂蓋爭黃埃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
- 亂后江山元歷歷,世間歧路極茫茫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舟次高舍書事
- 耽耽衡山麓,翠氣橫古今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道林岳麓
- 勿唾此山地,后日重窺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道林岳麓
- 三面青山園竹籬,人間無路訪安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坐澗邊石上
- 既舍三山侶,來余五斗糧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
- 空持拔山志,欲奪天地德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秦后作
- 佳人憶山水,置酒在高臺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和謝豫章從宋公戲馬臺送孔令
- 千古江山猶昨日,六宮歌舞自前朝。 -- 出自宋·杜耒·凌歊臺
-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。 -- 出自先秦·伯夷·采薇歌
- 巖巖鐘山首,赫赫炎天路。 -- 出自漢·孔融·雜詩
- 戈矛成山林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廣陵于馬上作詩
- 豈如東山詩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廣陵于馬上作詩
- 晨過黎山巉崢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黎陽作詩
- 乃期東山隅。 -- 出自魏晉·繁欽·定情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