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本自南山松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扶風歌
- 任是深山更深處,也應無計避征徭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山中寡婦
- 始擬歸山去,林泉道在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苦吟
- 未了群山淺,難休一室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
- 應憐住山者,頭白未登科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長林山中聞賊退寄孟明府
- 郡邑溪山巧,寒暄日月偏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閩中別所知
- 別有同山者,其如未可親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山中貽同志
- 山半一山寺,野人秋日登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登山寺
- 罷郡饒山興,村家不惜過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和吳太守罷郡山村偶題二首
- 重出故山生白發,卻裝新卷謁清賢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出山逢高員外
- 一自舊山來砌畔,幾番凡木與云齊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檜
- 不及巴山聽猿夜,三聲中有不愁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夜聞砧
- 云外好山看不見,馬頭歧路去何忙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自江西歸九華
- 四五朵山妝雨色,兩三行雁帖云秋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雋陽道中
- 亂世歸山谷,征鼙喜不聞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歸山(一作山居)
- 表里江山如畫,分明不似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朝中措·臘窮天際傍危欄
- 綠遍東山,寒歸西渡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踏莎行·綠遍東山
- 知向巫山逢日暮,輕袿玉佩暫淹留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友人
- 耕鑿汝山下,退然安困蒙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酬從兄南仲見示十九韻
- 還似緱山駕,飄飄向碧虛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文敬太子挽歌詞二首
- 通逵抵山郭,里巷連湖光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浩歌
- 后夜空山禪誦時,寥寥掛在枯樹枝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
- 始知蓬山下,如見古人心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離合詩贈張監閣老
- 陽臺巫山上,風雨忽清曠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雜詩五首
- 遙知小山桂,五馬待邀歡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
- 越郡佳山水,菁江接上虞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上虞丞
- 想到家山無俗侶,逢迎只是坐籃輿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李處士歸弋陽山居
- 方祗護山跡,先正陪巖腹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仲秋朝拜昭陵
- 冀永南山壽,歡隨萬福延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州名詩寄道士
- 跡似南山隱,官從小宰移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南亭曉坐因以示璩
- 共祝如山壽,俄驚憑幾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
- 心憶舊山何日見,并將愁淚共紛紛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九日北樓宴集
- 終當此山去,共結蘭桂叢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早發杭州泛富春江寄陸三十一公佐
- 買得青山好,林居事事清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山居幽趣斷前詩句成
- 傍臨謝山側,恰值清風起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
- 大可罩山岳,微堪析毫厘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
- 顧余為山者,所得才簣撮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
- 四面蹙山骨,中心含月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以毛公泉獻大諫清河
- 見說萬山潭,漁童盡能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添漁具五篇·背蓬
- 一片倒山屏,何時隳洞門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石板
- 預恐浮山歸有日,載將云室十洲東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
- 因憶故山吟易苦,各橫秋簟夢難成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宿報恩寺水閣
- 自有家山供衲線,不離溪曲取庵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贈老僧二首
- 閑來北山下,似與東風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茶具十詠·茶人
- 夢為懷山數,愁因戒酒濃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和次前韻
- 水繞蒼山固護來,當時盤踞實雄才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算山
- 雨映前山萬絇絲,櫓聲沖破似鳴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溪思雨中
- 猶憶故山欹警枕,夜來嗚咽似流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木蘭院次韻
- 巍峨卞山雪,凝冽不可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記事
- 野鹿眠山草,山猿戲野花。 -- 出自元·張養浩·雙調·雁兒落兼得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