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籬落栽山果,池塘養(yǎng)海鱗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酬袁太祝長卿小湖村山居書懷見寄
- 共有春山興,幽尋此日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與友人過山寺
- 犬吠空山響,林深一徑存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桂陽北嶺偶過野人所居,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
- 草座留山月,荷衣遠(yuǎn)洛塵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張南史
- 門掩青山臥,莓苔積雨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臥病
- 此日靈山去,何方半座迎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嵩律師頭陀寺
- 遠(yuǎn)水下山急,孤舟上路賒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李審之桂州謁中丞叔
- 分向空山老,何言上苑來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酬贈張眾甫
- 移樽鋪山曲,祖帳查溪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撫州處士胡泛見送北回兩館至南昌縣界查溪蘭
- 家近小山當(dāng)海畔,身留環(huán)衛(wèi)蔭墻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酬盩厔耿少府湋見寄
- 海上舊山無的信,東門歸路不堪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車參軍江陵(一作送韋參軍,一作釋清江詩
- 籬落栽山果,池塘養(yǎng)錦鱗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句
- 回首群山暝,思君轉(zhuǎn)寂寥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婺州路別錄事
- 敝邑連山遠(yuǎn),仙舟數(shù)刻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將赴東陽留上包諫議
- 治田長山下,引流坦溪曲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南野
- 偶入橫山寺,湖山景最幽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橫山寺
- 西塞云山遠(yuǎn),東風(fēng)道路長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王司直
- 四郭青山處處同,客懷無計答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友人山居
- 早晚他山來,猶帶煙雨跡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孤石
- 樵路高山館,漁洲楚帝祠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灞岸別友
- 曾向巫山峽里行,羈猿一叫一回驚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和崔法曹建溪聞猿
- 寧知泰山下,日日望登封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(xù)古二十九首
- 勞歌下山去,懷德心無窮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涂山懷古
- 雜貢來山峙,群夷入雁行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圣帝擊壤歌四十聲
- 嵯峨?yún)?span id="czpboik" class="hong">山莫夸碧,河陽經(jīng)年一宵白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錢塘對酒曲
- 云涌群山,山外海翻濤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客中重九共登高
- 鱗甲千山,笙鏞群籟,了無遮護(hù)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際天云海無涯
- 萬里閩山,不從海道,寄聲何處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際天云海無涯
- 春信早,山路野梅香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江南/憶江南
- 春去聞山鳥,秋來見海槎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經(jīng)梧州
- 日落西山陰,眾草起寒色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題張老松樹
- 崖口眾山斷,嶔崟聳天壁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初至崖口
- 雨從箕山來,倏與飄風(fēng)度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雨從箕山來
- 高興南 曲,長謠橫素琴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夜飲東亭
- 不寄西山藥,何由東海期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寄天臺司馬道士
- 獨(dú)與秦山老,相歡春酒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藍(lán)田山莊
- 暗竹侵山徑,垂楊拂妓樓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春日鄭協(xié)律山亭陪宴餞鄭卿同用樓字
- 為問東山桂,無人何自芳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姚侍御出使江東
- 向背群山轉(zhuǎn),應(yīng)接良景晏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湘源至潭州衡山縣
- 敝廬嵩山下,空谷茂蘭芷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
- 疇日三山意,于茲萬緒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發(fā)端州初入西江
- 巨石潛山怪,深篁隱洞仙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下桂江龍目灘
- 琴是嶧山桐,鳥出吳溪中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放白鷴篇
- 連轡登山盡,浮舟望海回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酬李丹徒見贈之作
- 借問梁山道,嶔岑幾萬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楊六望赴金水
- 西見商山芝,南到楚鄉(xiāng)竹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適
- 家住嵩山下,好采舊山薇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嵩山夜還
- 函谷青山外,昆池落日邊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登禪定寺閣(一作登總持寺閣)
- 傳聞峽山好,旭日棹前沂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入清遠(yuǎn)峽(一作下桂江龍目灘)
- 問是何山材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扶風(fēng)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