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訪道靈山降圣祖,沐浴華池集百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驪山行
- 禁仗圍山曉霜切,離宮積翠夜漏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驪山行
- 長驅陰山卒,略踐三河地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睢陽感懷
- 南譙古山郡,信是高人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再游西山
- 南北與山鄰,蓬庵庇一身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冬夜宿司空曙野居,因寄酬贈
- 洪河絕山根,單軌出其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經函谷關
- 郡中多山水,日夕聽幽禽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南園陪王卿游矚
- 所愛唯山水,到此即淹留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游西山
- 不得游山澤,跼促誠可憐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述園鹿
- 家住青山下,門前芳草多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別覃孝廉
- 晚對青山別,遙尋芳草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槐廣落第歸揚州
- 掬土移山望山盡,投石填海望海滿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難言
- 左對蒼山右流水,云有古來葛仙子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信州錄事參軍常曾古鼎歌
- 碌碌荊山璞,卞和獻君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雜體五首
- 南望青山滿禁闈,曉陪鴛鷺正差池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雪夜下朝,呈省中一絕
- 多病守山郡,自得接嘉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楊奉禮
- 夕響依山谷,馀悲散秋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郊園聞蟬,寄諸弟
- 今朝覆山郡,寂寞復何為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滁城對雪
- 失侶度山覓,投林舍北啼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夜聞獨鳥啼
- 野寺望山雪,空齋對竹林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酬令狐司錄善福精舍見贈
- 遙見青山始一醒,欲著接蘺還復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對芳尊
- 結根西山寺,來植郡齋前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郡齋移杉
- 荒林翳山郭,積水成秋晦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元錫、楊凌
- 共愛青山住近南,行牽吏役背雙驂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令狐士曹、獨孤兵曹聯騎暮歸望山見寄
- 如彼昆山玉,本自有光輝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貢士黎逢(時任京兆功曹)
- 一望秋山凈,蕭條形跡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秋郊作
- 天晴嵩山高,雪后河洛春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任洛陽丞請告一首
- 持縑購山客,移蒔羅眾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種藥
- 我問平山堂下路,忠臣見詘有天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真州
- 門揜千山黑,孤燈伴不眠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除夜
- 急雨千山動,應知為解弦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又賦
- 萬里青山兩鬢華,老臣無國又無家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所懷
- 故人萬山外,俯仰向誰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所懷
- 右摩泰山碑,左躡函谷泥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遠游
- 是處江山生酒興,滿天風雪得梅心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再次胡德昭韻
- 夢斷青山遠,愁侵白發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元夕
- 萬里云山斷客魂,浮云心事向誰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感興
- 勒取河山新分地,項王之后到韓彭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固陵道中三首
- 雁過江山老,蛩吟草樹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曉起
- 秋色吳山外,春風漳水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又送卓大著知漳州
- 一段青山顏色,不隨江水俱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六言三首
- 哀哉常山慘鉤舌,心歸朝廷氣不懾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平安
- 日日看山好,山山山色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江行
- 酒肉如山又一時,只今未醉已先悲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十三拍
- 至今空山夜,泠泠琴上弦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寄題琴高臺
- 惟有南山石,千載一岧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自嘆
- 回首下山阿,七人相牽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風雪衡山涕滿膺,懶殘不管自家身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慧和尚三絕
- 寶藏如山席六宗,樓船千疊水晶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哭崖山
- 自詭衡山道士孫,至今句法有軒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湘潭道中贈送丁碧眼相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