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寂寞魚山青草里,何人更立智瓊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夔州竇員外使君見示悼妓詩,顧余嘗識之,因
- 子系中山狼,得志便猖狂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正冊判詞
-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,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終身誤
- 子孫中山狼,得志便猖狂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金陵十二釵正冊——賈迎春
- 白骨如山忘姓氏,無非公子與紅妝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嘲頑石幻相
- 側聞陰山胡兒語,西頭熱海水如煮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熱海行,送崔侍御還京
- 火云滿山凝未開,飛鳥千里不敢來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火山云歌送別
- 天晴諸山出,太白峰最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,寄舍弟侄等
- 君到故山時,為謝五老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祁樂歸河東
- 往來巴山道,三見秋草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
- 不厭楚山路,只憐襄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餞王岑判官赴襄陽道
- 九月天山風似刀,城南獵馬縮寒毛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趙將軍歌
- 況值廬山遠,抽簪歸法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上嘉州青衣山中峰,題惠凈上人幽居,寄兵部
- 及茲佐山郡,不異尋幽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虢州郡齋南池幽興,因與閻二侍御道別
- 既空泰山木,亦罄天府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
- 皤皤岷山老,抱琴鬢蒼然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
- 月輪吐山郭,夜色空清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出關經華岳寺,訪法華云公
- 斂跡歸山田,息心謝時輩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山雙峰草堂作
- 卻投晉山老,愁見汾陽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宇文南金放后歸太原寓居,因呈太原郝主簿
- 蒼茫秋山晦,蕭瑟寒松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華陰東郭客舍憶閻防
- 舊居緱山下,偏識緱山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
- 夢去湖山闊,書停隴雁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四鎮薛侍御東歸
- 竹里巴山道,花間漢水源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
- 日西倒山寺,林下逢支公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相識唯山僧,鄰家一釣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異域陰山外,孤城雪海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首秋輪臺
- 莫道東山遠,衡門在夢思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還東山洛上作
- 芋葉藏山徑,蘆花雜渚田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晚發五渡
- 夢暗巴山雨,家連漢水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弘文李校書往漢南拜親
- 夜猿嘯山雨,曙鳥鳴江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鮮于庶子自梓州,成都少尹自褒城,同行至
- 孤舟巴山雨,萬里陽臺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下外江舟懷終南舊居
- 海暗三山雨,花明五嶺春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楊瑗尉南海
- 藥碗搖山影,魚竿帶水痕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春尋河陽陶處士別業
- 潛移岷山石,暗引巴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王判官西津所居
- 六月襄山道,三星漢水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
- 臼中西山藥,袖里淮南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林臥
- 映酒見山火,隔簾聞夜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陪群公龍岡寺泛舟(得盤字)
- 一片他山石,巉巉映小池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李卿,賦得孤島石(得離字)
- 望斷云山多少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推倒屏山褰繡被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問海約山盟何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解仙佩
- 徒為憶山吟,耳熱助嘲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憶山示圣俞
- 古木臥山腰,危根老盤石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游龍門分題十五首·山槎
- 行見江山且吟詠,不因遷謫豈能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黃溪夜泊
- 留滯西山獨可嗟,殘春過盡始還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子山待制二絕
- 灝氣成山霧,浮云蔽垅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·和八月十五日齋宮對月
- 病體愁山館,春寒賴酒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欒城遇風效韓孟聯句體
- 新陽染山木,撩亂發枯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呂公著見贈
- 甖子與山口,呀險乃天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
- 江上寒山祗對門,野花巖草共嶙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霽後看雪走筆呈元珍判官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