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荊州愛山簡,吾醉亦長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章梓州水亭
- 老病巫山里,稽留楚客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老病
- 白水青山空復春,征君晚節傍風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常征君
- 日下四山陰,山庭嵐氣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暝
- 俗薄江山好,時危草木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續得觀書,迎就當陽居止,正月中旬定出三峽
- 北走關山開雨雪,南游花柳塞云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韋七贊善
- 愛汝玉山草堂靜,高秋爽氣相鮮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崔氏東山草堂
- 春深秦山秀,葉墜清渭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
- 直對巫山出,兼疑夏禹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池
- 黃落驚山樹,呼兒問朔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耳聾
- 直怕巫山雨,真傷白帝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更題
- 移樽勸山簡,頭白恐風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王竟攜酒,高亦同過,共用寒字
- 中夜江山靜,危樓望北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中夜
- 常怪商山老,兼存翊贊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峽
- 聞汝依山寺,杭州定越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第五弟豐獨在江左,近三四載寂無消息,覓使
- 臨軒望山閣,縹緲安可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…呈元
- 巫峽千山暗,終南萬里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觀即到,復題短篇二首
- 為歷云山問,無辭荊棘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憑孟倉曹將書覓土婁舊莊
- 雖對連山好,貪看絕島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
- 寂寞春山路,君王不復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滕王亭子
- 愛酒晉山簡,能詩何水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鄰
- 公來雪山重,公去雪山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
- 咫尺云山路,歸飛青海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,因寄高三十五書記
- 杳杳東山攜漢妓,泠泠修竹待王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作寄上漢中王二首
- 京洛云山外,音書靜不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云山
- 昔我游山東,憶戲東岳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又上后園山腳
- 始為江山靜,終防市井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園
- 亭景臨山水,村煙對浦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
- 寂寞驪山道,清秋草木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斗雞
- 搖落關山思,淹留戰伐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
- 憶昔驪山宮,冬移含元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
- 始來茲山中,休駕喜地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發同谷縣(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隴右赴劍南
- 詔發西山將,秋屯隴右兵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(郭
- 何限倚山木,吟詩秋葉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(王時牧蜀)
- 樹密當山徑,江深隔寺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望兜率寺
- 暝色延山徑,高齋次水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宿江邊閣(即后西閣)
- 江度寒山閣,城高絕塞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帝城樓
- 松柏邛山路,風花白帝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熟食日示宗文、宗武
- 渭水秦山得見否,人經罷病虎縱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愁(強戲為吳體)
- 忍待江山麗,還披鮑謝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寄崔評事表侄、蘇五表弟、韋大少府諸侄
- 已墮峴山淚,因題零雨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隨章留后新亭會送諸君
- 崩石欹山樹,清漣曳水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重題鄭氏東亭(在新安界)
- 桃李漫山過眼空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桃李漫山過眼空
- 試問東山風月,更著中年絲竹,留得謝公不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相公倦臺鼎
- 疇昔此山安在,應為先生見挽,萬馬一時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木末翠樓出
- 此是瑱山境,還似象山無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喚起子陸子
- 自古此山元有,何事當時才見,此意有誰知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歲歲有黃菊
- 卻怪青山能巧,政爾橫看成嶺,轉面已成峰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淵明最愛菊
- 溪左右,山南北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我對君侯
- 路險兮、山高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·聽兮清珮瓊瑤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