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歸去山林遂閒放,卻尋農圃問誰何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魏定父早春十首
- 雨過山前草木蘇,開窗澄碧渺金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四首
- 嵐去山光合,江回水氣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即事三首
- 我豈山中僧,前身飽游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四面山午飯澡雪塵土往太湖二首
- 從今山中人,何獨識吾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憩靈鷲道院
- 門外山橫青玉案,屋頭榴綻紫羅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書懷
- 十載山林勞夢寐,五更天仗聽簫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偶成
- 旱甚山光暗,風顛日色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無為道中
- 歲晚山林松檜色,天寒關塞鼓鞞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小春偶成
- 我本山中人,當暑玩泉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魯如晦喜雨
- 帶雪山川增綺麗,向春梅柳自欣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許端夫兄弟二首時端夫出守當涂
- 江回山崦兩三家,招颭東風酒旆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江南道中
- 小隱山林大朝市,夫子命軒良有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沈楊輔隱軒詩
- 泉聲山上下,松影路西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許公寨驛
- 我家山水擅平遠,未向郭熙見秋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郭熙秋山示王覺民
- 東坡山谷妙言語,珠主倍增山水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郭熙秋山示王覺民
- 水外山屏供步障,道傍蛙吹接行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隱靜道中
- 立馬山前問酒家,山峰森列兩溪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彥時兄韻
- 寄語山中好看客,待與諸郎醉秋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古上人若之用東坡徑山韻
- 昔日山前寺,兵余掃地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道者史寶通作丐
- 湖外山光入座來,水晶宮闕翠屏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晚憩聞雷
- 夜涼山色靜,風細水光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夜對月
- 雪晴山色分遙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折丹桂·雪晴山色分遙碧
- 為言山中人,蟠桃已成實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老見贈
- 寶蓋山前蔡道人,十年學佛頗安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蔡道人
- 盡江山識賞,鹽梅事業,煥青顫舊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水龍吟·翼然新榜高亭
- 木落山寒鳧雁起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蝶戀花·杰閣青紅天半倚
- 斜陽山下明金碧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菩薩蠻·斜陽山下明金碧
- 石柱山前煙在川,金鵝浦口浪黏天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下章安杜瀆七首
- 明朝山下寺,窗竹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夜坐懷歸簡報恩振老
- 路長山杳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點絳唇·徙倚虛檐
- 此時山月下樓明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浣溪沙
- 百二山河空壯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落景下青嶂
- 浩蕩山河影,偏照岳陽樓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最樂賢王子
- 念小山叢桂,今宵狂客,不勝杯勺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寶鼎現·山莊圖畫
- 詩成山谷句中眼,名應石林天上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葉少蘊生朝三首
- 水凈山光出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虞美人·凌虛風馬來無跡
- 是香山行處,蘇仙座上,春不老,人依舊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水龍吟·兩山空翠煙霏
- 姑射山深,有春長好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醉蓬萊·向蓬萊云渺
- 況溪山、坐中如畫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茶瓶兒·澹月華燈春夜
- 老老山僧不下階,雙眉恰似雪分開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翠微山居八首
- 莫怪山僧常冷淡,夜夜無處拾松枝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翠微山居八首
- 雪后山更佳,冷松及修竹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雪后飲水慧聚寺
- 初疑山遙遙,不知日車水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與諸公會飲昆山放生池亭
- 香飄山麝馥,露染雪衣輕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茉莉花
- 行到山頂間,還與平地同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游黃楊巖
- 故中山極擊節余閑卻半湖春色之句,謂能道人之所未云禁苑東風外,餳暖絲晴絮,春思如織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曲游春·禁苑東風外
- 桃葉山前鷺,無語下寒灘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水調歌頭·歲晚念行役
- 水遠山長何處去,欲行人似孤云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臨江仙·水遠山長何處去
- 恨三山不見,六鰲去后,天空遠、人將老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水龍吟·楚山木落風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