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信誓山河固,恩寵雨露低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御書閣額
- 鵝湖山下長亭路,明月臨關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丑奴兒/采桑子 和鉛山陳簿韻
- 四更山鬼吹燈嘯,驚倒世間兒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山鬼謠/摸魚兒
- 多情山鳥不須啼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翦梅 游蔣山,呈葉丞相
- 記取山西千古恨,李陵門下至今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丙寅歲山間競傳諸將有下棘寺者
- 鵝湖山麓湛溪湄,華屋眈眈照綠漪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壽趙茂嘉郎中二首
- 秋浦山高明月在,丹陽人去晚風閑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江行吊宋齊邱
- 豈無山歌與村笛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
- 夜靜山空歇又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竹枝詞·竹枝苦怨怨何人
- 樹裂山魈穴,沙含水弩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如擘山腹開,置寺于其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我本山中人,誤為時網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及為山水游,彌得縱疏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莫將山上松,結托水上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意詩五首
- 朝采山上薇,暮采山上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續古詩十首
- 朝飯山下寺,暮醉湖中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首夏
- 緬思山梁雉,時哉感孔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日閑居三首
- 喜入山林初息影,厭趨朝市久勞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題
- 永懷山陰守,未遂嵩陽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我年三首
- 不比山上泉,比君井中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分水嶺
- 但見山中石,立作路旁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碑
- 唯有山門外,三峰色如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到渭上舊居
- 廬宮山下州,湓浦沙邊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北亭
- 泄為山水詩,逸韻諧奇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讀謝靈運詩
- 澗深山險人路絕,老死不逢工度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澗底松·有松百尺大十圍
- 時逢山水秋,清輝如古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石門澗
- 霜降山水清,王屋十月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冬游王屋,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壇,偶吟
- 昨為山中樹,今為檐下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栽杉
- 為報山中侶,憑看竹下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惱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”]
- 別僧山北寺,拋竹水西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發白狗峽次黃牛峽登高寺卻望忠州
- 入舫山侵塞,分泉稻接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南池
- 相望山隔礙,欲去官羈絆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詩二十三首·和望曉
- 夏梅山雨漬,秋瘴江云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夢游春詩一百韻
- 豈無山上苗,徑寸無歲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元稹
- 卻被山僧戲相問,一時改業意何如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改業
- 吳興山中罷榷茗,鄱陽坑里休封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昆明春-思王澤之廣被也
- 濟源山水好,老尹知之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坊口懸泉偶題石上 時為河南尹。
- 武寺山如故,王樓月自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客
- 登高山兮車倒輪摧,渡漢水兮馬跙蹄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三謠·朱藤謠
- 欲知山高低,不見東方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樓曉
- 莫嫌山木無人用,大勝籠禽不自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所見
- 翁居山下年空老,我得人間事校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偶題鄧公
- 已被山中客,呼作白家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草堂前新開一池,養魚種荷,日有幽趣
- 正聽山鳥向陽眠,黃紙除書落枕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別草堂三絕句
- 富陽山底樟亭畔,立馬停舟飛酒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送李協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
- 不比山頭石,空有望夫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蜀路石婦
- 獨到山下宿,靜向月中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山下宿
- 又多山水趣,心賞非寂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山路偶興
- 陣占山河布,軍諳水草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
- 似隔山河千里地,仍當風雨九秋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齋月滿寄思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