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朝登山巔聊放目,流尸蔽江可勝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丑大水
- 已復山上山,何當口中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內
- 雨過山毛凈,潮生水面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檄至德慶舟中晚眺
- 百牢山倒拔,三峽水橫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關參議劉仲洪就京制置辟入蜀二首
- 嶺北山開脈,江西水發源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關陰陽家彭元清
- 云漫山若沒,海漲地如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梅月客廟山厭潤思霽
- 醉眠山影里,恨不與君同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次韻秋興感事寄東所
- 鐘鳴山寺遠,月出土床親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用韻寄廷實
- 月隱山容淡,魚潛水氣腥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宿清溪驛夢得草蟲鳴斷岸沙鳥宿寒汀之句因續
- 曾棲山寺里,日日待花開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閑思寄林古度
- 游過山川常在夢,別來朋舊久無書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喜郭昭自廬山見過
- 幾年山水共閑游,無日吟詩不唱酬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寄曹學佺
- 鄰起山陽笛,庭間謝傅棋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春日過馮祭酒孤山別墅
- 磬發山堂寂,煙銷輦路空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禪智寺李本石宗衍同游
- 天臺山里劉郎來,玄都觀里劉郎去。 -- 出自明·張弼·花鳥圖
- 師象山則,以況皇帝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總干山立,厥象伊凝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
- 風旋山立,濟濟皇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
- 公如山岳,萬仞屹屹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提舉京城四壁守御劉公
- 閼氏山上春光少,相府庭邊驛使稀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入破第二
- 長夜山窗面面開,江湖前后思悠哉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山館夜作
- 施氏山前舊有人,吳王宮殿幾重新.年來綠樹村邊月,夜半清溪夢里身.衰草盡隨眉黛落,飛花長逐杜鵑聲.西家女俠今何在? -- 出自明·陳嘉謀·缺題
- 玉文山后靈巖寺,四百年來選佛場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游靈巖
- 空濛山色煙霏晚,淡沲湖光霧縠輕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鷓鴣天·一憶西湖太瘦生
- 是處山皆石,他山盡不知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銅石山
- 兩處山川肯相下,洗除塵垢一時清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噴雪泉
- 暮來山水登臨遍,覽古愁吟淚如霰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丹陽行
- 霜多山橘熟,寒至浦禽稀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江行有懷
- 越國山川看漸無,可憐愁思江南樹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春日留別
- 愿因山作壽,長保會昌期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奉和登會昌山應制
- (《廬山》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句
- 覺路山童引,經行谷鳥從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奉和崔司馬游云門寺
- 才出山西文與武,歡從塞北弟兼兄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見寄之作
- 一夜山中冷,無人祇自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立雪堂
- 應愛山齋好,秋風不卷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臨頓里(十首)
- 鐘邊山近水近,篷底風多雨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甫里即事四首
- 薄暝山家松樹下,嫩寒江店杏花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梅花六首
- 溪上山不改,溪邊臺已傾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越來溪(在橫山下)
- 蟬鳴山欲暗,雁去天逾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陳氏秋容軒
- 天目山前異人出,金戈雙舉風煙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唐昭宗賜錢武肅王鐵券歌
- 叩門山猿驚,維馬林鳥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楞伽寺
- 斷碑山寺里,小冢竹林邊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賦得真娘墓送蟾上人之虎丘
- 夕同山蕣落,午并海榴燃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葵花
- 不如山中樵,醉臥誰得呼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醉樵
- 知試山人服,冠巾遠寄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丁孝廉惠冠巾
- 錯向山中立看棋,家人日暮待薪炊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觀弈圖
- 蛇飛山苦霧,鵬運海多風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曾主簿之平樂
- 功在山留碣,威存廟掛弓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桓簡公廟
- 石城山居梅萬塢,冒雪曾來扣僧戶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朱氏梅雪軒
- 鳳凰山頭望前殿,翠濤正涌金芙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趙希遠畫宋杭京萬松金闕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