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幾愛山中云,杳靄起無跡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望云
- 倒載山公即巨源,清談安石幼輿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王祥
- 瓦器山陵刑措時,釋之而后固無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釋之三首
- 放虎山林計已非,蛟龍云雨意猶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龐士元
- 東第山成亂亦成,長星映酒甚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徐邈
- 地后山靈思報德,故教蒙毅去輼輬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蒙恬
- 月里山河大,風(fēng)前草木涼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早過劉功父清溪
- 松是山靈一手栽,堯天長就棟梁材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九里松
- 瀑壯山疑裂,云深樹若封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廬山棲賢寺
- 南北山相對,東西有路分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正覺山前,無風(fēng)起浪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浮玉山頭留不住,相攜夜過長蘆渡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新半山為甚燒香禮拜,明珠絕纇,皓玉無瑕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鍾阜山前,清風(fēng)匝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正覺山前,明星皎皎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地動山搖,禍胎忽起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黃薜山頭兀坐,開口咬著生鐵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臨濟(jì)贊
- 山童山童,叉手當(dāng)胸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童子求頌
- 雨過山城日又西,西風(fēng)一陣木犀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秋思
- 云藏山鳥影,春滿野人衣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登云漢閣
- 無風(fēng)山自雨,有主燕還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題天竺巖棲山房
- 鳥啼山雨急,春盡故人稀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遣懷
- 雪晴山色挼藍(lán),凍解溪流瀨石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屋角山禽破啼,為人一一從頭舉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靜非山里住,鬧即擬何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萬里山河寬更寬,一切眾生智者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七寶山高三界中,撥去浮云沈水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昆侖山上聚神仙,羽駕爭行意不偏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昆侖山上玉樓前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云與山連恒為白,春生夏長莫知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圣境山林人莫訝,延年皆是眾仙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顧予山野姿,未老心已慵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酬林志寧
- 幸有山前清泉冷可酌,與君啜甘茹草忘春冬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酬林志寧
- 凌寒山驛孤,持盃空自疑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冬至日聞雷
- 北山山下一漁翁,形解心凝骨已融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武夷山深水清泚,避世猶有高人蹤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
- 煙昏山光淡,桅動林鴉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新湖夜行
- 博落山中黃子楊,少從李生受仙方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賀廣東黃漕生辰六絕
- 青城山郁積,赤壁樹陰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別陸德隆黃叔萬
- 云出山頭猶閣雨,風(fēng)行水面不停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假守晉康出郊勸農(nóng)二首
- 莫把山川為道看,山川猶是未離形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陰陽家聶蒙德
- 岱輿山峨東海頭,招搖山峨西海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馬漕桂巖
- 羅浮山峨南海岸,道取東西蓋其半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馬漕桂巖
- 一麗山氏一蒼頡,幸自同與造化游,何當(dāng)同與造物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馬漕桂巖
- 北邙山下重回首,片玉空懷萬古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王撫干
- 江西山半入詩中,點檢怪猶無閣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人彭永年來番禺過訪相約歸日游閣皂
- 麻姑山氣偏,土物半仙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卯豫章貢闈酬贈教授張安叔
- 桂林山羅千萬怪,收為詩膽吞渤澥,敢與九疑魑魅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免解進(jìn)士應(yīng)致遠(yuǎn)過晉康見謂以上文字而忤權(quán)要
- 海里山巔著數(shù)椽,舂容仰止已翛然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海祠東海中有小山可著屋
- 高蓋山下松,極樂巖里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梁藤州廣譽(yù)解組還朝兼簡葛子章盧伯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