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就福山來投,故作是詞以報焉青牛白鹿與黃羊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 寧海長春庵主姜公,同眾道友憐予行
- 劈恩山,明千古,談心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柳梢青 藏頭
- 見惠山侗,別有非常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蘇幕遮 懷寧伯功惠鞋
- 一別山東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四仙韻 即減蘭
- 昨夜山侗,夢游蓬島逢鐘呂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萬年春 夢得一枝白筆
- 破戒山侗說一場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自詠
- 從此山侗常恐懼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漁家傲 自覺
- 三髻山侗,拜聞張氏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贈無為散人
- 守服山侗環堵內,無恩相報害風 -- 出自元·馬鈺·瑞鷓鴣 住環堵
- 昆侖山上丹陽子,真得得、遇風仙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系云腰
- 三髻山侗化臥單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化臥單
- 恰似山侗內景,瓊花綻、玉蕊芬芳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冰雪亭題晏子禮
- 趨云山自在,真東歌謳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滿庭芳·咄這憨牛
- 倒載山翁,襄陽童稚,笑唱齊拍手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 題酒
- 放曠山林,次后復、逍遙云水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解冤結 自詠
- 寂寞山家孤悄悄,終日無人談說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歲寒守志
- 上西山,斟北海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漏子 秋霽
- 自欣山谷臥松巖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玉爐三澗雪
- 過華山、共臨秦地,詠歌談笑,暗闡重陽佳趣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留客住 修道
- 野凈山氣斂,林疏風露長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九月九日
- 濕遍山前樹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點絳唇·古寺蕭條
- 相伴山間老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點絳唇·客夢初驚
- 馬頭山色翠相連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臨江仙·滿路紅塵飛不去
- 不知山下客,何日是歸年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臨江仙·滿路紅塵飛不去
- 玩青山,歌赤壁,想高風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·朝花幾回謝
- 我望山形,虎踞龍盤,壯哉建康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保寧佛殿即鳳凰臺,太白留題在焉。
- 馬當山,牛渚渡,幾人過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予既賦前篇,一日舉似京口郭義山
- 不避山茶小雪,似愛江梅新月,疏影伴昏黃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十月海棠 案丁鈔本天籟集注云,*
- 玉龜山、阿母統群仙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宴瑤池 宴瑤池本名八聲甘州,樂府八聲甘州
- 萬古山河,歸月影、表里月明光透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念奴嬌 中秋效李敬齊體,每句用月字。 案此
- 幸有山河在眼,風景留人,楚囚何泣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奪錦標 得友人王仲常李文蔚書(案丁鈔本天
- 有廬山絕頂,蒼蒼五老,贊君侯壽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九月四日,為江州總管楊文卿壽。
- 慚愧山中宰相,便許綸巾鶴氅,相對聽吹笙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擬游茅山,贈心遠提點。
- 滿目山圍故國,三閣余香,六朝陳跡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奪錦標 清溪吊張麗華?
- 林鶯山溜,夜深風雨落弦頭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】駐馬聽 彈
- 醉了山童不勸咱,白發上黃花亂插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沉醉東風·恰離了綠水青山那搭
- 種竹山分澆稻水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蝶戀花 登封馬叟飛卿壽席即事賦詞為馬卿祝
- 終南山色古今奇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人事雖然久厭
- 縱臥山林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·安禪聚落
- 過南山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 懷仁縣作
- 過東山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 老年退居沁郡,奉詔還燕京大長春宮
- 海清山靜,素秋光滿,涼滿人圓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賀圣朝 太平興國觀中秋賞月
- 回首山林感舊蹤,雪花吹影一重重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梅花
- 因作山水游,所幸腳力健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
- 歸宿山縣中,窮愁復相滯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憶昔山林居,豈識道途累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憶昔山中煉九陽,山頭旭日正蒼涼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先輩憶山中韻
- 但見山西行,不知舟東移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覽雜賦(三首)
- 春望山頭松百株,若耶溪里好黃魚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越歌(八首。約楊推官同賦)
- 鐵背山頭殲杜松,手麾黃鉞振軍鋒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薩爾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