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鳥驚山果落,龜泛綠萍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南亭偶題
- 谿長山幾重,十里萬株松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舟次武陵寄天竺僧無晝
- 稱觴山色和元氣,端冕爐香疊瑞煙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元日呈李逢吉舍人
- 為愛山前新卜第,不妨風月事琴樽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胡二十拜戶部兼判度支
- 松覆山殿冷,花藏谿路遙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鶴林寺
- “去冬山賊來,殺奪幾無遺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舂陵行
- 令行山川改,功與玄造侔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閔荒詩
- 嗟嗟山??停毦购无o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古遺嘆
- 九疑山深幾千里,峰谷崎嶇人不到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宿無為觀
- 湖上山谷深,有人多似愚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思太古
- 洞傍山僧皆學禪,無求無欲亦忘年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無為洞口作
- □群山以延想,吾獨閔乎嶺中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演興四首·閔嶺中
- 云有山客來,籃中見冬簟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雪中懷孟武昌
- 所嗟山路閑,時節寒又甚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雪中懷孟武昌
- 勿憚山深與地僻,羅浮尚有葛仙翁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說洄溪招退者(在州南江華縣)
- 欲傳山中寶,回策忽已暝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罷秩后入華山采茯苓逢道者
- 團團山中月,三五離夕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溪中月下寄揚子尉封亮
- 時追山簡興,本自習家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襄陽李尚書
- 蜀道山川心易驚,綠窗殘夢曉聞鶯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奉和武相公春曉聞鶯
- 風吹山下草,系馬河邊樹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將赴朔方早發漢武泉
- 虜地山川壯,單于鼓角雄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柳判官赴振武
- 多逢山好處,少值客行時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商山道中
- 月臨山靄薄,松滴露花香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藍溪夜坐
- 昔年山下結茅茨,村落重來野徑移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歸舊山
- 路繞山光曉,帆通海氣清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及第歸江南
- 已與山僧敵,無令海客饒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棋僧侶
- 竹風山上路,沙月水中洲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岳陽即事
- 露帶山花落,云隨野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蜀客
- 夜火山頭市,春江樹杪船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進士許棠(一本無進士二字)
- 報道山中去,歸來每日斜。 -- 出自唐·僧皎然·尋陸鴻漸不遇
- 報到山中去,歸來每日斜。 -- 出自唐·僧皎然·尋陸鴻漸不遇
- 云盡山色暝,蕭條西北風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山下晚晴
- 勛共山河列,名同竹帛垂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圓丘攝事,合于中書后閣宿
- 楚云山隱隱,淮雨草青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盧郎中使君赴京
- 廚開山鼠散,鐘盡嶺猿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早發中嚴寺別契上人
- 回望山陰路,心中有所親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西陵寄靈一上人
- 唯將山與水,處處諧真賞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題高云客舍
- 坐憶山中人,窮棲事南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劉方平
- 借問山陰遠近,猶聞薄暮鐘聲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小江懷靈一上人
- 佳氣山川秀,和風政令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東郊迎春
- 好就山僧去,時過野舍眠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田家作
- 謝公山不改,陶令菊猶存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中丞奉使承恩,還終南舊居
- 舊知山寺路,時宿野人家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
- 所嗟山郡酒,傾盡只添憂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酬牛秀才登樓見示
- 秋來山雨多,落葉無人掃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輞川集二十首·宮槐陌
- 夜燒山何處,秋帆浪幾層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僧入天臺
- 一與山僧坐,無因得議文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回山后寄范酂先輩
- 秦地山河連楚塞,漢家宮殿入青云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樂游原春望
- 藜杖山中出,吟詩對范家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寄范郎中
- 魏馱山前一朵花,嶺西更有幾千家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及第后還家過峴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