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歸來山月照玉蕊,一杯徑臥東方暾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
- 開梅山,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開梅山,開山易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何況山中攜妓裴御史,猶唱當時霜月空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游棲巖寺呈提刑學士毅夫兄
- 不見山東故小吏,斗酒雙魚誰共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答十五叔父任城相會見和詩任城有李
- 女郎山下萬貔貅,部曲肥馬身輕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龍圖范丈德孺帥慶
- 平生山西踏霜雪,洪府下濕號兒童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
- 雖無山陰船,窮巷窘若囚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孔著作常父館中喜雪
- 老來山水興彌深,不在長安俠少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和定國惠竹皮枕謔句
- 誰使山人空蕙帳,蓬萊金殿興方濃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寄題慎思豪塘居
- 不應山水改,但恐猿鳥新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
- 千里山容初上日,一江帆影盡乘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晚發長蘆
- 蔣侯山中伴香火,三年不厭長齋苦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用文潛館中韻贈蔡學正天啟
- 騎報山云見旗腳,吏趨原雪沒靴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毅父提刑將至蒲見寄
- 檐頭山作屏當砌,石眼泉為鏡照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孔雀院后蒙泉
- 園檀山石豈荒涼,潢污薀藻須豆觴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余樗年試院作
- 姑射山頭冰雪仙,人間一見便豐年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梅花
- 吾祖山中人,凜然千載顏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鄭公績赴試金陵
- 欲夸山聳髻,安得思流泉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再次前韻
- 鳳凰山下鳳凰城,輦路凌霄遡紫清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次韻劉美中早朝
- 遂使山川有遺恨,卻看孫子步清涂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婺州歐卿德孺
- 天竺山前昔據鞍,帽峨高屋古袍寬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向伯恭
- 刳中山骨泥數斗,趁雨屈盤三節藕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石斛栽蓮
- 聞道山中泉,煮茗蒙珍賞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無錫諸蔣
- 潛山山高潛水深,眼前誰作藩籬護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簡宗人利賓
- 嶺外山川最,天涯草木芬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初到曲江六首
- 萬木山中美木成,古今靈壽得嘉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與林大夫謝靈壽杖
- 華岳山頭雄虎嘯,扶桑海底牝龍吟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吾居山內實堪夸,遍地均栽不謝花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競向山中尋草木,伏鉛制汞點丹陽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贈白龍洞劉道人歌
- 九里山前千里路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蝶戀花·九里山前千里路
- 老覺山林可避人,正須麋鹿與同群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即事
- 故國山河在,新堂冰雪生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南柯子/南歌子
- 昨日山中云,今朝山下雨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秋懷十首
- 不盡山陰興,天留憶戴公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雪后黃樓寄負山居士
- 千里山連環故國,中秋月好傍黃樓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上趙使君
- 臥龍山上摘黃花,曾共西風醉帽斜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徐吉父學士
- 城郭山林兩無得,暮年當復幾沾巾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晁無斁冬夜見寄
- 我家山水間,耳目厭華麗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平翠閣
- 欲托山陽簿,翁歸不受私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江楚州
- 峽嶮山將合,江平水郤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登城樓
- 谷暗山藏雨,林喧雀啅蛇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觸目
- 平世山林成偃蹇,新年詞句得參陪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酬應物見戲
- 家世山東飽耕稼,晚托一舟順流下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出清口
- 水沈山麝郁幽香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弱質纖姿儷素妝
- 為喚山童多索酒,金鍾細酌流霞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臨江仙·天外濃云云外雨
- 云霽山橫,翠濤擁起千重恨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點絳唇·云霽山橫
- 溪橋山路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探春令·溪橋山路
- 隨分山歌社舞中,且樂陶陶趣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卜算子·閑路踏花來
- 正火山槐夏,黛葉緗枝,荔子新摘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醉蓬萊·正火山槐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