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惹溪山千載,姓氏猶香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蜀山謁東坡書院
- 雞籠山下路,記得鳳城,數十萬人家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江南憶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韻
- 抱樸山嵋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九
- 采薇山阿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幽憤詩
- 隔茲山梁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八
- 抱恨山阿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一
- 望南山兮發哀嘆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思親詩
- 滇邊山色俱無那,迸入蒼浪潑墨來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題擔當山水冊
- 水驛山城盡可哀,夢中衰草鳳凰臺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吳門 六
- 落日山水清,亂流鳴淙淙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白湖寺后溪宿云門
- 朝從山口還,出嶺聞清音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張山人彈琴
- 今與山鬼鄰,殘兵哭遼水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吊王將軍墓
- 西塞山邊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 -- 出自唐·張志和·雜歌謠辭·漁父歌
- 山南山北雪晴,千里萬里月明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調笑令·邊[2]草
- 亂馀山水半凋殘,江上逢君春正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徐山人
- 遣吏山禽在,開樽野客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張評事涉秦居士系見訪郡齋,即同賦中字
- 不見山中人半載,依然松下屋三間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過故人陳羽山居
- 守歲山房迥絕緣,燈光香灺共蕭然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二靈寺守歲
- 日暮山風吹女蘿,故人舟楫定如何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寄萬德躬故居
- 遠訪山中客,分泉謾煮茶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春日訪山人
- 雨急山溪漲,云迷嶺樹低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宿靈巖寺
- 卻掌山中子男印,自看猶是舊潛夫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敬酬陸山人二首
- 玉壺山下云居寺,六百年來選佛場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凈居寺
- 世故山川險,憂多思慮昏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、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
- 云里山已曙,舟中火初爇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早發始興
- 小隱山人十洲客,莓苔為衣雙耳白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雜歌謠辭·步虛引
- 列國山河分雁字,一門金玉盡龍驤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略
- 海戶山窗幾梳綰,菱花開落何人見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古鏡篇
- 伏龍山橫洲渚地,人如白蘋自生死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徐稚湖亭
- 幸可山林高臥,袖手何妨閑處,醇酒醉朋儕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調歌頭·律呂自相召
- 幸有山林云水,造物端如有意,分付與吾儕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調歌頭·物我本虛幻
- 武夷山里一溪橫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武夷山里一溪橫
- 向碧山深處,尋花問柳,有佳氣、隨旌旆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莫春清淑之初
- 獨坐山中兮對松月,懷美人兮屢盈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冬宵引贈司馬承禎
- 昔恃山河險,今依道德淳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幸神皋亭應制
- 客醉山月靜,猿啼江樹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端州別袁侍郎
- 卷云山角戢角戢,碎石水磷磷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始安秋日
- 猿啼山館曉,虹飲江皋霽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
- 處處山川同瘴癘,自憐能得幾人歸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競題壁,慨然成詠
- 遂裂山河地,追尊父子王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魯忠王挽詞三首
- 日暝山氣落,江空潭靄微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桂州黃潭舜祠
- 今日山門樹,何處有將軍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楊將軍挽歌
- 空望山頭草,草露濕人衣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王子喬
- 下嵩山兮多所思,攜佳人兮步遲遲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下山歌
- 越中山海高且深,興來無處不登臨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桂州三月三日(一作桂陽三日述懷)
- 如彼山河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答盧諶詩
- 水涉山行二年客,就中偏怕雨船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旅懷
- 落葉山中路,秋霖馬上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入關歷陽道中卻寄舍弟
- 若看山下云深處,直是人間路不通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廬岳劉處士草堂
- 日沈山虎出,鐘動寺禽歸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舟行晚泊江上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