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漢家山東二百州,青是烽煙白人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十八拍
- 但愿山人一百年,一年三百馀番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山
- 漢主山河錦繡中,可惜春光不相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九拍
- 云白山青萬馀里,壁立石城橫塞起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胡笳曲·十一拍
- 尊前山月過,笛里水風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泛舟觴客
- 九華山人,賣樵江湖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楊樵隱應炎談命
- 海近山如沃,杼深屋半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英德道中
- 蕭蕭山下人,閉門衣裘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羅雪崖樵青
- 白云山下泠泠水,自在人間太極圖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彭別峰太極數
- 猿啼山不斷,鳶跕路難登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
- 鳴鐘山虎伏,說法天龍會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馬太守聽九思法師講金剛經
- 公才山吏部,書癖杜荊州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古樂府飛龍曲,留上陳左相(陳希烈)
- 崎嶇山海側,想像無前儔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漣上別王秀才
- 莫以山田薄,今春又不耕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別從甥萬盈
- 胡人山下哭,胡馬海邊死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宋中送族侄式顏(時張大夫貶括州使人召式顏
- 樓借山為障,風吹水作花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寄湖上黃教
- 上家山,家山依舊好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
- 上家山,臨古道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
- 秭歸山路煙嵐隔,山木幽深晚花拆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南梁行
- 吹臺山木盡,香徑佛宮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吳門二十四韻
- 此時山月如銜鏡,巖樹參差互輝映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荊門
- 月低山曉問行客,已酹椒漿拜荒陌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荊門
- 水寬山遠煙嵐迥,柳岸縈回在碧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卻望無錫芙蓉湖
- 鳥歸山外樹,人過水邊村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落第后歸山下舊居留別劉起居昆季
- 徒記山陰興,祓禊乃為榮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
- 葉下山邊路,行人見自悲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渭南崔少府歸徐郎中幕
- 瘴開山更遠,路極水無邊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奉和陜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戶
- 半侵山色里,長在水聲中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山中詠古木
- 寺前山遠古陂寬,寺里人稀春草寒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同路郎中韓侍御春日題野寺
- 聞道山花如火紅,平明登寺已經風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河中府崇福寺看花
- 中條山下黃礓石,壘作夷齊廟里神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題伯夷廟
- 客路山連水,軍州日映塵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袁偁
- 破虜山銘在,承家劍藝全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彭開府往云中覲使君兄
- 云起山城暮,沈沈江上天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叔士準赴任潤州司士
- 城開山日早,吏散渚禽喧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姨弟裴均尉諸暨(此子先君元相舊判官)
- 棧長山雨響,溪亂火田稀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舅成都丞廣歸蜀(一作李端詩)
- 大漠山沈雪,長城草發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劉判官赴豐州(一作赴天德軍)
- 訪世山空在,觀棋日未斜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過樓觀李尊師(一作過李尊師院)
- 對酒山長在,看花鬢自衰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(一作庾侍郎)
- 登登山路行時盡,決決溪泉到處聞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山店(一作王建詩)
- 卻回山寺路,聞打暮天鐘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雪晴晚望
- 中時山果熟,后夏竹陰繁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僧
- 舊房山雪在,春草岳陽生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僧
- 冉冉山雞紅尾長,一聲樵斧驚飛起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蓮峰歌
- 井鑿山含月,風吹磬出林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贈胡禪歸
- 太白山前終日見,十旬假滿擬秋尋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賀龐少尹除太常少卿
- 玉壘山中寺,幽深勝概多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玄巖上人歸西蜀
- 寄宿山中鳥,相尋海畔僧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夏夜
- 仙都山水誰能憶,西去風濤書滿船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處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贈
- 碣石山人一軸詩,終南山北數人知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青龍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