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我本山東人,平生多感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謁柱山會禪師
- 日暮山徑窮,松風自蕭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卻見山下侶,已如迷世代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,因以賦之
- 地偏山水秀,客重杯盤侈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豈非山水鄉,蕩漾神機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湖州崔郎中見寄
- 南國山川舊帝畿,宋臺梁館尚依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荊門道懷古
- 春來山事好,歸去亦逍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奉送家兄歸王屋山隱居二首
- 世路山河險,君門煙霧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九日登高
- 爛柯山下舊仙郎,列宿來添婺女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衢州徐員外使君遺以縞纻兼竹書箱,因成一篇
- 八公山下清淮水,千騎塵中白面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楊八壽州
- 水通山寺笙歌去,騎過虹橋劍戟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
- 涼鐘山頂寺,暝火渡頭船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思歸寄山中友人
- 百二山河雄上國,一雙旌旆委名臣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途次華州,陪錢大夫登城北樓春望,因睹李崔
- 自到山陽不許辭,高齋日夜有佳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罷郡歸洛途次山陽,留辭郭中丞使君
- 群玉山頭住四年,每聞笙鶴看諸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見寄
- 水碧山青知好處,開顏一笑向何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
- 武昌山下蜀江東,重向仙舟見葛洪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赴和州于武昌縣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絕
- 北固山邊波浪,東都城里風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樂天臨都驛見贈
- 吏散山禽囀,庭香夏蕊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事書情題郡齋八韻
- 玉城山里多靈藥,擺落功名且養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楊虢州與之舊姻
- 從此山頭似人石,丈夫形狀淚痕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懷妓
- 錢塘山水有奇聲,暫謫仙官領百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詩,有柳色春藏蘇小家之句
- 豈伊山水異,適與人事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
- 今日山公舊賓主,知君不負帝城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庚先輩赴選
- 昆侖山南月欲斜,胡人向月吹胡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胡笳歌,送顏真卿使赴河隴
- 次舍山郭近,解鞍鳴鐘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華陰東郭客舍憶閻防
- 陸渾山下佳可賞,蓬閣閑時日應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,因懷魏校書、陸渾、喬
- 昨日山有信,只今耕種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
- 寂寞山城暮,空聞畫角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虢中酬陜西甄判官見贈
- 昨夜山北時,星星聞此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湖上山當舍,天邊水是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滕亢擢第歸蘇州拜親
- 蛾眉山月苦,蟬鬢野云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驪姬墓下作(夷吾、重耳墓,隔河相去十三里
- 燕支山西酒泉道,北風吹沙卷白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燕支寄杜位
- 九月山葉赤,谿云淡秋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,秋夕憑眺
- 昨詣山僧期,上到天壇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,秋夕憑眺
- 劍北山居小,巴南音信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綿州李司馬秩滿歸京,因呈李兵部
- 卷簾山對酒,上馬雪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
- 郭外山色暝,主人林館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
- 竹外山低塔,藤間院隔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雪后與群公過慈恩寺
- 草色山光殘照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獨倚危樓風細細
- 水闊山遙,乍向分飛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幾度蘭房聽禁漏
- 天寒山色偏宜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十月小春梅蕊綻
- 水闊山高人不見,有淚無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浪淘沙·萬恨苦綿綿
- 伊川山水洛川花,細尋思、舊游如夢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夜行船·憶昔西都歡縱
- 春到山城苦寂寞,把盞常恨無娉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啼鳥
- 斂眉山無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洛陽春/一落縈
- 寄謝山中人,辛勤一何愚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感事四首
- 紫金山下水長流,嘗記當年此共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行次壽州寄內
- ◇然山杏開最早,其余紅白各自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歸鴈亭
- 坐覺山陂阻,空嗟音信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圣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