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山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蕭蕭山路窮秋雨,淅淅溪風(fēng)一岸蒲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浦途中
- 敬亭山下百頃竹,中有詩(shī)人小謝城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(zèng)
- 鼎重山難轉(zhuǎn),天扶業(yè)更昌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華清宮三十韻
- 重恩山未答,雙鬢雪飄然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
- 鸛鳴山欲雨,魚躍水多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吳宮詞二首
- 云外山川歸夢(mèng)遠(yuǎn),天涯歧路客愁長(zhǎng)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夜與友人宿
- 不是山陰客,何人愛此君?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劉秀才新竹
- 終南山下拋泉洞,陽羨溪中買釣船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李侍郎于陽羨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陽羨粗有薄產(chǎn)
- 似火山榴映小山,繁中能薄艷中閑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山石榴
- 十畝山田近石涵,村居風(fēng)俗舊曾諳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
- 翠屏山對(duì)鳳城開,碧落搖光霽后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(zhǎng)安晴望
- 王屋山人有古文,欲攀青桂弄氛氳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盧秀才將出王屋高步名場(chǎng)江南相逢贈(zèng)別
- 海闊山遙,未知何處是瀟湘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蝴蝶·望處雨收云斷
- 每登山臨水,惹起平生心事,一場(chǎng)消黯,永日無言,卻下層樓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曲玉管·隴首云飛
- 路遙山遠(yuǎn)多行役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歸朝歡·別岸扁舟三兩只
- 對(duì)暮山橫翠,衫殘葉飄黃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臨江仙引
- 九疑山畔才雨過,斑竹作、血痕添色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輪臺(tái)子·霧斂澄江
- 幾回山腳弄云濤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巫山一段云·六六真游洞
- 信玉山倒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小鎮(zhèn)西犯·水鄉(xiāng)初禁火
- 華陰山,自以為大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游君山,甚為真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智哉山甫,相彼宣王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一
- 鼇戴山抃,何以安之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,報(bào)大德之優(yōu)游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七 惜往日
- 望北山而流涕兮,臨流水而太息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四 抽思
- 榆稀山易見,甲重馬頻嘶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秦光祿北征
- 海神山鬼來座中,紙錢窸窣鳴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神弦
- 今夕山上秋,永謝無人處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高平縣東私路
- 不見山巔樹,摧杌下為薪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句
- 我在山上舍,一畝蒿磽田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韋仁實(shí)兄弟入關(guān)
- (飛來山一作:飛來峰)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緣身在最高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登飛來峰
- 山南山北花撩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漁家傲·燈火已收正月半
- 武陵山下朝買船,風(fēng)吹宿霧山花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春
- 晴明山鳥百般催,不待桃花一半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雨晴
- 要使山林人共見,不持方帽御風(fēng)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(zèng)四首
- 遺我山林真自稱,何須貂暖配金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耿天騭以竹冠見贈(zèng)四首
- 欲與山僧論地券,愿為鄰舍事田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友人三首
- 坐見山川吞日月,杳無車馬送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落星寺
- 迷子山前漲一洲,木人圖志失編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致遠(yuǎn)木人洲二首
- 悠遠(yuǎn)山川嗟我老,急難兄弟想君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沖卿二首
- 一狙山上鳴,一狙從之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禿山
- 攜持山林屐,刺擿溝港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用前韻戲贈(zèng)葉致遠(yuǎn)直講
- 本待山河如帶礪,何緣葅醢賜侯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漢功臣表
- 武昌山川今可想,綠水透迤煙莽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岳州張使君
- 侯於山水間,結(jié)駟有通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張氏靜居院
- 溪杏山桃欲占新,高梅放蕊尚嬌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
- 聊為山水游,以寫我心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望之至八功德水
- 日凈山如染,風(fēng)暄草欲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齊安壁
- 崎嶇山谷間,百室無一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發(fā)廩
- 顧於山水閑,意愿多所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韓持國(guó)從富并州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