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今年季秋與孟冬,余也踏遍黃山峰。 -- 出自明·秋潭舷公·送葉熙時還新安省親尊公讀書于黃山之指月庵
- 噓煙噴沫云霧冥,揚鬐掉尾三山傾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登高丘而望遠海
- 祖龍乃好長生者,沉璧徒來華山下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祖龍歌行
- 姑蘇臺上麋鹿游,吳江水映西山秋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姑蘇臺歌
- 臨歧執袂須傾倒,明朝又別關山道。 -- 出自明·任原·見鄉人程大
- 美人如玉不可見,松子自落空山深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題畫
- 小孤乃是江砥柱,特起不與群山同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小孤山
- 柳眼低垂護墨池,菱花掩映遠山眉。 -- 出自明·沈天孫·贈湘靈(二首)
- 聞道征衣猶未薄,曉鐘斜月過山東。 -- 出自明·沈一貫·仲冬十八日抵山東尚未冰雪遙憶閨中代作寄遠
- 半板水扉兼竹凈,一間草閣與山鄰。 -- 出自明·沈應·寄邵德昂
- 一水湖湘連網罟,滿田禾稻映山埤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送倪郴州
- 裂帛一聲江月白,碧云飛起四山秋。 -- 出自明·石沆·夜聽琵琶
- 仿佛空中倚樓閣,分明鏡里現山河。 -- 出自明·石沆·中秋
- 不飯凡僧飯圣僧,若為辟谷碧山層。 -- 出自明·石頭如愚·虞僧儒辟谷靈隱山賦寄
- 電掃霆驅葬海中,散落南山把山補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紫陽庵
- 衣冠濟楚信行惇,筑室亢燥依山根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適耕堂(周禹錫云:“極昌黎。”)
- 十二星辰應土羅,提封高帝舊山河。 -- 出自明·碩篽·讀徐宗伯沙市獄記
- 南浦誰家薦綠蘋,野堂又發楚山春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春辭二首
- 隔岸人家茅蓋亭,過橋二老指山青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吳興唐子華畫云山小景圖
- 紅蓮綠幕依黃堂,駕言擊楫趨山陽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送曹叔溫赴淮安幕
- 多暇應為曲水會,乘閑便作東山眠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贈徐季子
- 便托瑤琴奏清賞,南薰早為過山家。 -- 出自明·蘇澹·夏日園居
- 戍鼓寒沉龍塞月,夕烽晴照雪山云。 -- 出自明·蘇祐·李牧祠下眺望作
- 晴天萬里碧云遠,何由一寄還山吟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羅浮歌寄洛陽李長史仲脩
- 萬國先聲二月過,親行豐樂舊山河。 -- 出自明·孫宜·駕幸承天(二首)
- 蘇子落筆奔海江,豫章吐句敵山岳。 -- 出自明·孫作·還陳檢校山谷詩
- 錫谷名泉夸第二,江水由來勝山水。 -- 出自明·孫作·約潘元飛游惠山
- 多少野橋東望意,碧云閑詠小山旁。 -- 出自明·湯珍·待衡山先生過園居
- 梅天雨歇黃潦漲,瓜洲渡近青山多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五月旦日與黃仲珍雷景陽酌于維揚抵暮出城曉
- 樹里看云遠更濃,與君只隔幾山松。 -- 出自明·童珮·寄陸子和博士
- 祈年何必汾水陰,無為自享南山壽。 -- 出自明·屠應埈·太乙壇歌
- 明月滿庭殘雪在,那堪孤棹返山陰。 -- 出自明·萬表·山中酬唐太史見訪
- 風雷晝晦天地變,君臣不見崖山空。 -- 出自明·汪德鈞·續催送日鼓謠(鄧侍郎崖山作催送日鼓謠文丞
- 盤盤青山出復沒,筑城密補青山缺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陳朝舊城
- 有如此圖誠不多,舉足萬里無山河。 -- 出自明·王弼·二馬圖為陳明之題
- 君言吾疾殊可怪,合眼常見吳山綠。 -- 出自明·王弼·送楊儀曹養病歸東吳
- 有淚莫泣鮫人珠,有足莫獻荊山玉。 -- 出自·王偁·長歌行
- 負芻不復遇知己,空歌白石南山春。 -- 出自·王偁·長歌行
- 當杯入手君不醉,落日已在西山巔。 -- 出自·王偁·短歌行
- 鄉思偶停時出郭,閑看調象亂山中。 -- 出自明·王醇·寄李達生太守守巨津(郡為筰國,屬土官,凡
- 且向花龕懺有情,高樓睡掩秋山雨。 -- 出自明·王醇·畢仲明侍御邀集西清館聽文兒歌
- 征人隴頭寄春心,月寒落盡關山深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梅花落
- 細雨鳩鳴玄墓樹,夕陽僧過虎山橋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虎山橋問渡入五湖
- 巫陽云暗楚臺晚,故山不見關山長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吳姬留客行
- 吾家十畝后園里,長條幾架南山側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畫葡萄引
- 芰荷香散碧池風,琴樽興戀青山暮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周將軍歌
- 跨馬夜射南山石,鞲鷹曉獵中山兔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周將軍歌
- 傍澗誅茅十畝宮,主人閑即往山中。 -- 出自明·王留·初冬客懷
- 豈怕子明饒舌輩,閉精行氣在山頭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石龜
- 一派泉過駐馬橋,意中尋到華山椒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華陰駐馬橋見泉而思其源自山中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