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安得春風生兩腋,從敦吹到故山傍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伊川道中
- 雙屨還乘海去起,西過當陽駐山曲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玉泉寺
- 堂上提印云門孫,聞我足音下山麓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玉泉寺
- 直看驚湍萬里潮,免嗟窮涸千山底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源水嘆
- 三杯油然眾客去,庭樹瑟縮蹲山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元日
- 有口須讀離騷詞,有腹須飽商山芝。 -- 出自宋·李瓘·掛冠
- 相應賴爾排紛擾,坐覺秋毫泰山小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短項翁
- 胸吞楚澤八九盡,氣壓巫峽群山低。 -- 出自宋·李嘉謀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玉邑東南第一峰,铦錐穎脫亂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李堪·玉田八景·文筆夕照
- 赤腳大叫不忍去,長風吹落虞山鐘。 -- 出自明·李奎·古柏行
- 謾說師雄醉月邊,稚川曾隱此山巔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羅浮
- 多少人家夸富貴,數枝和雪寫山茶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梅屏
- 豪杰已隨流水去,興亡只有此山知。 -- 出自宋·李梅磵·題蔣山
- 浩蕩秋風使節歸,南山重與北山違。 -- 出自宋·李儒用·登中梁山
- 鬢毛蒼蒼已難揀,何時卻到云山里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
- 頹陽半嶺促歸鴉,斷云無意橫山碧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春日途中
- 酒薄僅能浮頰赤,燈寒故意學山青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韻王深之二首
- 肉食者鄙議拘攣,金帛寶玩平山巔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徐大宰生日
- 輦錢五萬倡厥鄉,少頃倚疊平山岡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陳承務
- 何當諱姓吳門去,踏遍東南萬山春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桑山老匠
- 曾是萬家雄井邑,依然一段好山溪。 -- 出自宋·李士會·銀城舊縣
- 黃屋記曾參扈從,白衣猶憶指山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塾·題清虛庵皇甫真人坦之隱居
- 北闕星馳新誥命,南郊春轉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世子燕席索詩
- 歸夢每逾千里去,遠書新過萬山來。 -- 出自宋·李孝先·春日有感
- 欲去未能還結念,展圖時誦北山文。 -- 出自宋·李虛己·寄化城寺
- 紫閣舊憐秦樹老,赤城新別海山遙。 -- 出自宋·李絢·送天柱馮先生
- 蟻運筧泥千嶂滿,虹牽堤勢兩山連。 -- 出自宋·李澤民·東湖
- 境中勝處應更履,更溯余皇到山麓。 -- 出自宋·梁竑·題陸賈大夫廟
- 往事浮云變滅盡,越水悠悠浸山綠。 -- 出自宋·梁竑·題陸賈大夫廟
- 誰在紅蓮陣裹行,冷冷飛玉抱山清。 -- 出自宋·林伯材·枕流軒
- 苦吟轉覺嘉句慳,遠望方知眾山小。 -- 出自宋·林斗南·白石山
- 古木懸藤臂半鉤,何年影落此山秋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南屏山畫猿
- 悲泣聲中裁此曲,雞啾山外鵲山頭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哭伯兄鵲山處士蒿里曲
- 石壁倒垂枯樹老,沙田平接亂山低。 -- 出自宋·林石澗·潮后
- 五更開門欲上馬,至竟此人何山下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丈人行答通平林簿
- 況當竹下園棋日,繽紛百福連山河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賀江宰生朝
- 昔日乘輿住此山,愛山五日住山間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將下山有作
- 瀟水悠悠天際來,夾江古木抱山回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滄洲亭懷古
- 我來源中訪高隱,□人邀客云山前。 -- 出自宋·令狐俅·題清芬閣
- 未躍天衢臥寂寥,碧潭流溢海山腰。 -- 出自宋·劉佖·祈雨洩潭
- 別乘自憐無鍤地,勸耕卻得到山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崇卿·勸農和江萬里韻
- 衡岳真人稱福地,南齊高士寄山河。 -- 出自宋·劉旦·游金庭
- 戎馬不曾來爾界,太平元在亂山中。 -- 出自宋·劉棐·題惠眾院
- 幾度言歸未得歸,歸心常切故山薇。 -- 出自宋·劉木·感懷
- 木落天高廟妥靈,去來潮汐繞山青。 -- 出自宋·劉坦之·辭靈康廟留題
- 不比弋陽名浪傳,疊空三日透山顛。 -- 出自·劉錫·月巖
- 啼后血流成底事,只應都作映山紅。 -- 出自宋·劉蕭仲·子規
- 樓上詞人夸麗藻,分明說與江山好。 -- 出自宋·劉翼之·西樓
- 最是幽窗斷魂處,杜鵑啼月過山腰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山中三首
- 淡月故移疎影去,斷魂誰杵暮山鐘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雪夜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