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鳴筆數聲疑雪片,尋梅清夢到山坳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和性之見寄韻
- 月下歸來深閉門,衾寒時倩博山溫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夜來聞曾性之丘君就二友隔樓吟聲不絕以詩柬
- 五采曾遺當日夢,百年猶有故山名。 -- 出自宋·黃從龍·題夢筆山
- 帆遙疑不動,鷗下若相投,云斂山爭出,潮生水逆流。 -- 出自宋·黃復之·浙江晚眺
- 中有一山名芙蓉,端冕正色群山空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
- 萬疊云山踏雨來,白云依舊冒山隈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
- 蕙帳夜闌孤鶴怨,茅齋人去九山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挽衛山齋
- 何日攜琴賦歸去,踏云自采故山薇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
- 多謝高人分惠我,一枝和月到山家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謝總講師惠桂花
- 槿菊叢叢繞水涯,深紅淺紫映山家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槿菊
- 一曲彩虹橫界斷,南山雷雨北山晴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暮景
- 師友家傳今寂寞,欲移文字問山靈。 -- 出自宋·黃矩·陸象山先生墓
- 桑樹鳴雞深巷犬,南山磵水北山云。 -- 出自宋·黃敏求·村樂
- 楚山日落秋聲起,古猿啼月空山裹。 -- 出自宋·黃順之·聽悟師彈招隱
- 唐晉諸人骨已磨,龍蟠虎踞自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金陵即事
- 中界靈祗藏水府,六朝廢寢落山邊。 -- 出自宋·黃虛舟·峨眉亭
- 當年太液金井碧,溫泉宛在關山間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題魯山溫泉
- 但得諸賢成此樂,擢舟我欲去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咸淳庚午冬大雪遺安撫潛侍郎
- 人如水墨畫中立,山向蕪盡處山橫。 -- 出自宋·江表祖·題資福院平綠軒
- 漠漠楊花滿渡頭,東方助我作山游。 -- 出自宋·江定齋·題金山雄跨亭
- 夜雨當年舊話空,草廬應記亂山重。 -- 出自宋·姜邦達·賀兄得節二首
- 來此瑯玕影里吟,更于何處覓山林。 -- 出自宋·姜竹野·西湖竹閣寺
- 嗟哉畫有蠹損時,斯圖壽比南山久。 -- 出自宋·蔣晉·翠屏列畫
- 洛水橋南學士家,青林遙對碧山斜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劉氏水南亭子
- 漢室真人已駕鴻,空留洞府舊山中。 -- 出自宋·蔣燮·碧云洞
- 避亂遣懷聊圃治,論交且喜傍山行。 -- 出自宋·蔣蕓·寄張霖溪
- 傾瀉瓊珠三萬斛,從師乞作買山錢。 -- 出自宋·金堅·翠蛟亭
- 虹堤崛起開危軒,四徹空曠圍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和李公素舍人真州通濟亭詩
- 已敞高齋臨水鏡,更張層構倚山屏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題披云閣
- 石城苦遠日苦晚,崎嶇半入龍山路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九日過長蘆泊小港留題龍山古寺
- 東浙于時猶道殣,嚴邦此地況山民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挽徐居士二首
- 萬頃平疇一色春,雙溪城關北山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題青岡時兄友山樓
- 可是神人易忘世,人間爭得此山中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游赤松口占
- 與了相從亦云樂,袖鞭吟看遠山明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再用青字韻
- 光風入簾睡初足,起畫修眉遠山綠。 -- 出自宋·李丙·白紵辭
- 閒熏翠被郁金香,拂拭繡枕屏山綠。 -- 出自宋·李丙·夜夜曲
- 冷官不受人料理,拄笏時看西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送蕭晉卿西行
- 薄日花光懷杜曲,清流竹色夢山陰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端禮見寄
- 北客南征歲欲陰,經行始滿愛山心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德久出郊
- 人物如公亦偉哉,窪樽寂寞峴山隈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游峴山觀顏魯公窪樽呈谹父
- 神車出兮青山空,留應龍兮守山宮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樂章五曲
- 龍車獸鬼不踏塵,迅霆一擊開山門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樂章五曲
- 北澗水通南澗水,南山云繞北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蔡元度話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詩次韻
- 歸州州南神有靈,歸人刲羊求山神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夔州旱
- 驅風灑潤應香火,飛點不到巫山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夔州旱
- 妙筆曾開天日曉,懸壺常鎖洞山春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傳御容
- 韓人畏蛇渡河走,殺氣吹斷邯山斜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高平縣
- 脩脩美竹帶林高,激湍遠照崇山碧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
- 瓊樹他年日月新,霓裳舞動蜀山塵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溫泉行
- 曉去清明邊檄急,前旌高下亂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彥桓奉檄將行同飯素于龍泉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