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心遠(yuǎn)淵明擬問之,悠然身世見山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李提舉心遠(yuǎn)軒
- 南山之北送我目,鴻飛山陽我山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淵明采菊圖
- 我詩初學(xué)張文潛,晚悟后山拜山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葉宗貴一山
- 但有樵人歌隴上,永無廷尉望山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金漢臣五城道中
- 康侯天筆雕風(fēng)騷,一蹴已過廬山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康慶之見過醉歸讀予鄙作
- 寓世常如超世外,識山何待到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識山堂會飲
- 想見天風(fēng)鶴鳴和,月臨蕙帳夜山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震鶴田侄就題其詩集
- 搗紙束毫寫今字,世降俗□動山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
- 天地初開孰結(jié)融,一溪千折萬山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婺源邑中
- 王會周篇汲郡冢,儒生秦頌泰山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存古楊茂盛卿
- 夜雨昏昏欲雪天,數(shù)家燈火北山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堤雨中夜歸
- 西湖之水足供酒一杯,西湖之山可作詩千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會鶴臞鄭高士庵為予寫神走筆賦雜言
- 覓得廣文沽酒錢,便須歸隱四山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采芹亭
- 流出異香花堰水,放開老翠葉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房芝蘭·題順安樓
- 老木垂垂綠覆欄,欄前仿佛見山□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(guī)·約同僚游佳陰
- 莫道經(jīng)霜不見花,小春風(fēng)影屬山家。 -- 出自宋·馮坦·絕句
- 醉鄉(xiāng)泠泠白日閑,黃塵滾滾青山隔。 -- 出自宋·馮信可·桃源圖
- 蘊藉莫夸洞庭記,移文休勒北山扃。 -- 出自宋·福州運判·宿猿洞和程師孟韻
- 何日拔才空冀并,如今高譽滿山東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次韻泮宮直宿早秋四首
- 憑虛搜冥一眺望,日觀朱明兩山向。 -- 出自宋·傅烈·浮碇岡
- 乃知云浮山更浮,二山總在三山上。 -- 出自宋·傅烈·浮碇岡
- 漫郎仙去五百載,名字永與茲山垂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浯溪寺
- 且可謾持東海釣,終期不負(fù)北山移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戴石屏見簡二首
- 徽之朝挹西山爽,退之曉望南山棱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天臺夏肯甫曉山亭詩
- 千歲不須華表柱,飛鳴南向洞山來。 -- 出自宋·葛慶龍·題仙人洞并謝草堂方公所贈石匣二首
- 寒雨路從巖澗出,晴天才見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諸暨道中五首
- 應(yīng)買扁舟過廬阜,一江春綠萬山橫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尹惟曉縣尉
- 柟岸祖居今寂寞,舊門還向赤山頭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宿磻溪
- 今春積雪深復(fù)深,爛銀猶照廬山陰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大孤
- 白發(fā)蕭蕭映帽紗,相扶訪菊到山家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訪菊
- 襟吳控越莽無幅,綠濤漂磕青山蹙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震澤行
- 忽憶武王收諸夏,夷齊叩馬來山東。 -- 出自宋·郭士道·首陽山行
- 白帝層城統(tǒng)十連,肘聯(lián)荊屬阻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張道從上行起復(fù)帥夔二首
- 天下蒼生奈若何,安石且起東山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劍篇次元汝功韻
- 欲稅肩輿未得休,且憑竹杖到山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金仙道中徒步
- 幾點沙鷗臨水鏡,數(shù)重?zé)煒浯?span id="qymr4sg" class="hong">山屏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王德夫晚晴郊行之作
- 度垅穿云十里遙,招提蹲踞亂山坳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宿覺空院用壁間韻寄王巨山
- 不知縹緲已無心,一朵飛來墜山腳。 -- 出自宋·何炳然·云根峰
- 老檜搖風(fēng)萬壑聲,梨花著雨四山明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題長松二首
- 錦城之東山培塿,突起伽藍(lán)壓山口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普通山距府東十?dāng)?shù)里青州禪師洪果道場也自龍
- 秋水因君話河伯,接籬持酒對山公。 -- 出自宋·何頡之·句
- 何許蕨薇君欲來,饑眠堪義華山高。 -- 出自宋·何鳴鳳·春日田園雜興二首
- 吳國山迎越國山,江流吳越兩山間。 -- 出自宋·何宋英·六和塔
- 卻笑紅塵知退晚,能教早計臥山林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寄陳赤嵌
- 惆悵仙人何處去,空馀月色滿山川。 -- 出自宋·何行·龍泉觀
- 斜檻半依秋樹出,小窗知為北山開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題環(huán)翠閣
- 天下名藍(lán)稱四絕,靈巖雄與岱山連。 -- 出自宋·何約·留題靈巖
- 喬岳崢嶸天地中,飄零身寄衡山側(cè)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小圃將成
- 盡教人作畫圖傳,杖藜見我看山色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小圃將成
- 將軍生擒偽駙馬,虜兵十萬冰山摧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濠梁凱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