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外大如壺內不粗,閩山風物楚山無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伯文送海紅柑及橄欖
- 晉宋一杯無認處,先生萬古此山中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柴桑圖
- 書幣保因識灌園,等閒夜度北山云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尋蘇云卿隱處
- 伯庸罔極白日短,龍舒歸夢青山長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書徐經坂先志
- 幽寂千人只磬聲,翚飛樓觀映山青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到雪峰
- 事業(yè)直須關宇宙,身名莫使負山丘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往桐城會傅侍郎葬次蘇教思恭韻
- 隔斷市計才一水,讀書如坐萬山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書院落成柬諸友
- 笑倚西風傾菊酒,醉歸穩(wěn)跨貫山鰲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九日登安溪鳳山
- 可踵蔡家名翰苑,誰夸烏石擅山前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南園荔子熟名曰魏紫蓋是陳家紫種以先公賜封
- 我為舉杯相勞勉,他年端不負山靈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王孫口致爽亭賡陳左史韻
- 白璧一雙猶莫報,受君此惠等山丘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謝東園主人惠蔡公草書
- 今日恰同當日會,道山元是鼓山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別二年
- 每對西湖吟詠處,令人偏憶故山梅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城山松隱巖
- 井小常時供鼎沸,澤多終歲遍山陽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湯泉
- 六月攜家玩泉石,大飛驚見此山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寄喻景山
- 借師錫端卓白石,不見師泉見山錫。 -- 出自宋·陳鵬飛·卓錫泉
- 爽氣襲人森石樹,嗔雷飛雨響山泉。 -- 出自宋·陳仁玉·游洞霄
- 醉裹有官如物外,眼前無客似山間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訪張元明山齋
- 竹樹誰家跨小橋,清溪一逞抱山腰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登山卻立府視一村風物殊可人意二絕
- 今日升堂祝親壽,親壽愿化南山高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壬申老人生旦
- 丈夫才業(yè)貴自負,不必美惡歸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右溪道中偶作
- 安得共臥百尺樓,為挹江瀨吞山光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諸君用東坡玉堂觀郭熙畫詩韻題江山王君平遠
- 千里脈絡茲要會,意趣端與江山投。 -- 出自宋·陳峴·楚南偉觀樓
- 曾學子真耕谷口,今容摩什老山西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和程公辟游宿猿洞二首
- 漢宮墜落金莖露,秦城散起驪山火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荔枝歌
- 把灑春亭覽眾芳,水精簾箔逗山光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春日宴林亭
- 黃發(fā)路傍應怪問,使君何事入山來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題張渚道中
- 朱鳥何年作瑞來,豈緣梧竹劃山開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鳴風洞
- 綠色軒窗四面開,幾曾閒卻對山杯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曾氏景全亭
- 眾壑中分嶺勢回,數家茅店傍山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西洪嶺
- 袖得碧云無用處,卻將分贈住山僧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碧云峰
- 春氣薰空草木浮,綠云冉冉起山頭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滴翠峰
- 日夜云間噴薄鳴,玉龍千尺繞山行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懸水
- 夜鶴相催蕙帳眠,歸來領略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雙峰居士書堂
- 多少人間狹路偏,山川還是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笑指亭
- 勸君謹勿語彈冠,便恐紛紛北山檄。 -- 出自宋·陳掞·題稙庵
- 宋王南奔閩海頭,至元鐵騎震山丘。 -- 出自宋·陳贊·贊鄭貞娘
- 天際三竿量日月,人間一鏡照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陳植·句
- 那日徽書來古洞,恩光榮耀倍山輝。 -- 出自宋·陳宗臣·題東洞
- 雙鸞翩翩跨元島,月白香魂翠山杳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道·題謝氏西谷
- 存古尚瞻虞袞冕,撫時幾換禹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陳宗禮·題虞帝廟
- 青草岸頭三月暮,黃梅葉外一山迷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因雨遣興
- 今日去年風物異,錢塘還在望山樓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八月初五日有懷舊事
- 雄雌一落東與西,相從不隔千山水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戲同舍與內競
- 沖雨西來又雨歸,出門重為此山悲。 -- 出自宋·程秘·題妙庭觀
- 一念綱常行宇宙,幾番風雨起山河。 -- 出自宋·程時登·題唐顯孝饒娥墓
- 酒揭黃封詩嚼淡,時勻乳蜜過山腰。 -- 出自宋·程炎子·蠟梅
- 行行晃蕩呼吸頃,擊纜牽確登山隈。 -- 出自宋·程卓·游金焦二山
- 泉掛珠簾當洞口,煙拖練帶束山腰。 -- 出自宋·程卓·云巖
- 拙直自知趨世遠,疏愚贏得住山深。 -- 出自宋·淳藏王·山居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