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聞道孤根暖已回,扶筇攜酒出山來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夜和陳道士韻
- 差勝跨驢愁杜老,盡教騎馬笑山公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醉聞杜宇
- 銅盤露下夜如水,宋玉新自巫山歸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秋日曲
- 人物風光兩相稱,兒童遮莫笑山翁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秋日西湖園亭
- 薄葺田園溧澤邊,鄉心常夢蜀山川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程子方歸蜀
- 寒雁叫霜投木末,晴云扶日出山巔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張輔之贈別
- 七不有堪一不成,閒云自恨出山輕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寄戚子云
- 一春風雨傷麥麻,天香何事來山家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應平叔送牡丹
- 兩株橫臥處士橋,夢中歸踏孤山月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東園賞紅梅
- 莫恨登高無腳力,強搘湘竹造山椒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明朝
- 萬馬突圍天鼓碎,六鰲覆背雪山傾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潮
- 紅澡暮零籬□上,翠深涼過屋山頭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槿花
- 心上痛懷松里友,客中忍視茗山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壬戌元日二首
- 全體未知何日現,半生且坐此山禪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大佛頭
- 笑泊虛寒古渡沙,沉暉遠襯楚山霞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泊接泥渡
- 江上樓高暝樹連,壯游空慨禹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欲附蒲海云制干舟歸
- 風雪六橋入圖畫,此身可并南山高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客中懷西湖二首
- 乾坤誤我此行役,徒然夢想南山宅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貧游
- 秋空月露炯冰玉,情深莫出南山屋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秋夜冥客歌
- 過此未幾還問歸,歸時又眺黃山磯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再逢黃山磯上老叟
- 才接軍符便起程,此行要并鐵山名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忠勇廟
- 圣賢事事在耳目,依然昔日佳山川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柳綠花紅別一天,新來人物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又游南園次傍花隨柳句
- 故人分符刺苕水,東游歷遍溪山美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泊平望吊玄真子
- 八陣圖磯天下奇,無端變化出山時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孔明八陣石
- 溫存鸕鶿鸚鵡,且茶甌淡對晚山青。 -- 出自宋·羅志仁·木蘭花慢·漢家糜粟詔
- 尚用侍郎書戶契,肯求節度賣山貲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月灣癖地山中誅芭歸隱怡如賦詩次韻贊決
- 次第盡償芒竹債,結茅歸老此山南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客中清明
- 雪手焚香三讀龍,小樓坐對晚山橫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劉元輔寄詠史六十首賦此為謝
- 名驥已超千里疾,老松甘臥故山寒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正月十五日月灣偕胡茂元來訪別后用月灣韻寄
- 何當囊筆挪杖屢,與君題篇名山川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元日題仲退漫游四后
- 訪古歸來春意動,倚峰要了看山峰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月灣約游鵝塘不果再約送南翁北上共了廬阜之
- 少小煙霞痼疾深,已將鐘鼎等山林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贈恒齋葛太翳
- 壽星輝映福星現,壽山高對城山立。 -- 出自宋·梅坡·千秋歲引·兩葉蓂開
- 含桃紅小,香芹翠軟,惆悵宜城山色。 -- 出自宋·李太古·永遇樂·玉砌標鮮
- 人去壇空幾歷年,塵埃難沒漢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胡平仲·游金精山
- 驅遣赤牛耕宇宙,分張玉粒種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拄杖兩頭擔日月,葫蘆一個隱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一粒粟中藏世界,二升鐺內煮山川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數著殘棋江月曉,一聲長嘯海山秋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贈羅浮道士
- 天網恢恢萬象疏,一身親到華山區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哭陳先生
- 襄陽城里沒人知,襄陽城外江山好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劍畫此詩于襄陽雪中
- 吏隱叢祠聊寄傲,胸襟半是湖山。 -- 出自宋·張伯壽·臨江仙·家住清湘云外窟
- 青牛往矣不復見,白云空鎖故山麓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·石門洞
- 轉頭溪風一棹寒,但效雙鳧到山曲。 -- 出自宋·王孝嚴·石門洞
- 更喜小窗能就拱,夜寒江靜著山函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斗齋
- 漢地不埋王莽骨,唐天難庇祿山軀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上韓平原
- 夜宿橫溪煙靄間,眉頭歸路萬山攢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宿橫溪橋
- 盡五指天均日月,八千里地舊山河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憂世寄清溪友人
- 路轉峰回覺有村,數間茅屋瞰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題易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