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茅氏常論七真記,壺公愛說三山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貽李湯
- 不意全家萬里來,湖中再見春山綠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
- 山中萬境長寂寥,夜夜孤明我山上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月行(一作關山月)
- 海人皆言生海東,山人自謂出山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月行(一作關山月)
- 客路尋常隨竹影,人家大底傍山嵐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蓋少府新除江南尉問風俗
- 霞明川靜極望中,一時飛滅青山綠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鸂鶒
- 行人陌上不留情,愁香空謝深山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山驛梅花
- 洗盡蠻煙幾案空,登臨直見楚山雄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楚南偉觀樓
- 不為市朝行路近,有誰車馬看山來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題滄浪峽
- 清世誰能便陸沈,相逢休作憶山吟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落第書懷寄友人
- 終日長程復短程,一山行盡一山青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行次
- 玉爐冰簟鴛鴦錦,粉融香汗流山枕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菩薩蠻·舞裙香暖金泥鳳
- 黃鸝嬌轉聲初歇,杏花飄盡龍山雪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應天長·玉樓春望晴煙滅
- 日暮江亭春影淥,鴛鴦浴,水遠山長看不足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南鄉子·嫩草如煙
- 延齡壽盡招手石,此棲終不出山門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分贈恩深知最異,晚鐺宜煮北山泉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尚書惠蠟面茶
- 勢健豈饒肥水陣,鋒聒還學歷山耕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筆
- 一樹新栽益四鄰,野夫如到舊山春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種樹
- 珠玉亂拋高殿佛,綺羅深拜遠山僧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上元夜建元寺觀燈呈智通上人
- 官舍種莎僧對榻,生涯如在舊山貧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所知從事近藩偶有懷寄
- 暖戲煙蕪錦翼齊,品流應得近山雞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鷓鴣(谷以此詩得名,時號為鄭鷓鴣)
- 得錢卻載車上去,出門掉臂歸山鄉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罷糴行
- 奕世動名金鉞貴,出群風格玉山高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錢崇班再寄之什
- 破臘連空粉絮飄,離離一番長山苗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章子美對雪
- 明主恩深若為舍,夢魂應繞博山鑪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
- 四客高鳳驚楚漢,五君新詠棄山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書懷寄劉五
- 久雨秋深對晚晴,近山昏黑遠山明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秋晚三首
- 我到左馮今幾月,何嘗見得華山顏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取里語以己語足成二絕
- 關塞煙塵二十秋,適持使節海山頭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
- 有客嘗談解散川,偶因晴景到山前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別房州
- 鸚鵡洲邊,芙蓉城下,回然水秀山明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滿庭芳·鸚鵡洲邊
- 望君頻問夢中來,免教腸斷巫山雨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踏莎行·佩解江皋
- 進了忠言隱姓名,萬年香火此山靈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題梅仙觀
- 貽我高吟粘屋壁,瑯篇珠字照山楹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毛梧竹惠詩真韻答贈
- 拾遣杜老,猶愛南塘,寄情蘿薜山林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雨中花/夜行船
- 窗戶吐吞新日月,風煙出沒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胡樞橫山堂
- 未似尊師得丹訣,火球吞吐葛山前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四絕贈馬浩然法師·魏伯陽
- 引領吳興何許是,碧云深處暮山微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丐祠將離云間崔申之以詩為別次韻
- 只今跌宕走塵土,清夢往復無山蹊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奉酬令德寄示長句
- 陸續流泉自成句,來擁紅爐聽山雨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書僧房
- 大業豪華今寂寞,佳名空著海山經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
- 斷續悲笳起麗譙,冥冥晚色四山椒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秋城晚望
- 悵姑蘇臺上,征帆何許,隱隱遙山萬疊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瑞鶴仙·薄寒羅袖怯
- 三徑就荒春草合,一亭依舊暮山橫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登一鑒亭有懷亡弟老成下世
- 恨不速駕鵂鹠皮,屈伸臂項款山扉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寄贈天臺石橋京行人
- {左足右戚}{左足右戚}鳴山筇一枝,逢春聊復詠歌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明仲幽居春來十首
- 裁箋遠餉風露新,坐我千尺黃山底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
- 戀鄉寧飲建溪水,懷友忽夢龜山云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李巽伯韻
- 淺水荷花開傍橋,晚鐘樓殿碧山椒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張守同往華嚴
- 二水交流何處盡,孤舟不見亂山橫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賦雙溪閣用蔡君謨詩聲字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