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浮云欲起未起時,半在溪頭與山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
- 大江西來是何年,奔流直下岷山巔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圣德浩蕩如江波,千秋萬歲同山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詩思更隨流水遠,醉魂還為碧山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(三首)
- 龍尾道瞻回輦近,馬蹄塵送入山遙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憂國暗催青鬢改,避名翻愛碧山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馬塵追逐下關頭,北望東屯轉山坂。 -- 出自宋·白巽·東屯行
- 此地盡能開眼界,遠行不為好山川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鐵石肝腸忠義膽,精靈常向峴山留。 -- 出自宋·邊居誼·絕命詞
- 管晏商斯幾揣摩,盡夸掌上有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不解算四首
- 說與劉璋無怨怒,有人驅虎入山林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蜀先主
- 仁智之真常瑩徹,過門不入亦山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復依韻
- 令人不忍讀唐書,不勝林壑溪山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獨釣漁翁占江上,耦耕農父伴山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野景
- 長樂卮前露雪眉,巖花亂笑出山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四皓
- 禍亂古今惟晉酷,是非憂樂一山公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山濤
- 一聲鴻雁海門秋,行人已在青山外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德合乾坤御九天,祥光瑞氣靄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白云盡處是青山,行人更在青山外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獨倚畫欄看不盡,海棠無處是山光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春日湖上五首
- 暗室自開明日月,道心奇異老山菴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消息玄門窮八卦,飛騰自在遠山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常與神人為窟宅,能興風雨秀山川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暗室自開明日月,道心奇異老山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養志吾方同邴曼,談書誰復問山賓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安禮以宏詞見勉奉寄
- 千里瀕江地可毛,結廬何必故山椒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荊州書事二首
- 侯睨羅浮吞八九,摩挲縮地挾山手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馬漕桂巖
- 千里收回渥洼馬,十年養熟溈山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劉武翼息齋
- 衢婺徽嚴水固豪,其如所至與山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江水出峽
- 家居所至與山對,官居所至與山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永豐吳尉當山亭
- 居家老稚幾為魚,夜乘一葉投山塢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丑大水
- 一櫂從來十五年,眼中仿佛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入紫石硤
- 借不中書非所歉,秋毫元重泰山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筆工周永年二首
- 停鞭立盡楊柳影,孤鴻滅沒青山橫。 -- 出自元·尹廷高·蘆溝曉月
- 滄海月明三島近,白龍天迥眾山低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酌示藏用諸友(四首)
- 我得五龍傳睡法,枕痕猶帶華山云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宿云臥軒(三首)
- 不知浮蕩蒼翠表,只覺微茫眾山小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
- 嵇阮豈須經世策,巢由何用買山錢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旅次書懷
- 枕前發盡千般愿,要休且待青山爛。 -- 出自隋··菩薩蠻·枕前發盡千般愿:要休且待青山爛
- 征馬長思青海北,胡笳夜聽隴山頭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涼州歌第二
- 仍驅入圈負以趨,此間樂亦忘山居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圈虎行
- 家在嚴陵灘下住,秦時風物晉山川;碧桃三月花似錦,來往春江有釣船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自敘詩
- 妙意俄同鬼神會,佳景每與江山爭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青丘子歌
- 袞袞波濤漠漠天,曲闌高棟此山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涵空閣(在靈巖寺)
- 猛虎雖猛猶可喜,橫行只在深山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猛虎行
- 夜雜羌歌明月中,秋驚漢夢空山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隴頭水
- 馬上忽逢臨水驛,鶴邊忽見向山房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西園公詠梅二首
- 無心昂聳上霄漢,偃仰獨向荒山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偃松行(在天平山西,舊文正書院
- 江南草長蝴蝶飛,白馬新自燕山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吳中逢王才南歸
- 院貯圖書西掖靜,云連宮殿北山高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九日陪諸閣老食賜糕次謝授經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