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8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去日丁寧別,情知寒食歸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春意二首
- 京中曹局無多事,寒食貧兒要在家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寒食憶歸
- 向壁暖悠悠,羅幃寒寂寂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秋燈
- 野桂香滿溪,石莎寒覆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南澗
- 辛勤積黃金,濟君寒與饑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離婦
- 詩老失古心,至今寒皚皚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秋懷
- 疏門不掩水,洛色寒更高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立德新居
- 玄發不知白,曉入寒銅覺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
- 前溪忽調琴,隔林寒琤琤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聽琴
- 旅雁忽叫月,斷猿寒啼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雜曲歌辭·車遙遙
- 何殊嫫母顏,對彼寒塘月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投所知
- 百尺明鏡流,千曲寒星飛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泉芳春氣碧,松月寒色青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石龍渦
- 古鎮刀攢萬片霜,寒江浪起千堆雪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有所思
- 單于古臺下,邊色寒蒼然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從軍六首
- 蕭條長洲外,唯見寒山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吳中聞潼關失守,因奉寄淮南蕭判官
- 古臺落日共蕭條,寒水無波更清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嚴陵釣臺,送李康成赴江東使
- 古寺隱青冥,空中寒磬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陪蕭使君入鮑達洞尋靈山寺
- 炎州日日人將老,寒渚年年水自波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北歸入至德州界,偶逢洛陽鄰家李光宰
- 猶戀長城外,青青寒草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·疲馬
- 楚城今近遠,積靄寒塘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淺,問張南史
- 石橫晚瀨急,水落寒沙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行十首·浮石瀨
- 江楓日搖落,轉愛寒潭靜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行十首·花石潭
- 邊心冉冉鄉人絕,寒色青青戰馬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孔巢父赴河南軍(一作皇甫冉詩)
- 草木知賤微,所貴寒不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擬古詩十二首
- 獨向高齋眠,夜聞寒雨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秋夜二首
- 逍遙東城隅,雙樹寒蔥茜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同德精舍養疾,寄河南兵曹東廳掾
- 東西竹林寺,灌注寒澗泉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春月觀省屬城,始憩東西林精舍
- 山中清景多,石罅寒泉潔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同元錫題瑯琊寺
- 秋齋雨成滯,山藥寒始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郡齋贈王卿
- 驚禽棲不定,流芳寒未遍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再游西郊渡
- 晨起懷愴恨,野田寒露時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授衣還田里
- 三年糾一郡,獨飲寒泉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信州錄事參軍常曾古鼎歌
- 春羅雙鴛鴦,出自寒夜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雜體五首
- 方愁暮云滑,始照寒池碧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題石橋
- 獨尋秋草徑,夜宿寒山寺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恒璨
- 誤觸龍鳳嘯,靜聞寒夜泉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李儋
- 曾為老茯神,本是寒松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詠琥珀
- 蕭屑杉松聲,寂寥寒夜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對春雪
- 獨照碧窗久,欲隨寒燼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對殘燈
- 夜深愁聽,清笳吹寒月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南康軍和蘇東坡酹江月
- 斷崖千仞碧,下有寒泉落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聽羅道士琴
- 北風吹黃花,落木寒蕭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先兩國初忌
- 瑟瑟秋風悲,烈烈寒氣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自嘆
- 城郭何蕭條,閉戶寒颼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鄆州喜晴
- 好味諸公詩,勝讀寒泉章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三山林溶孫歸省
- 午夜漏聲催曉箭,寒盡春生洛陽殿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九拍
- 殺氣三時作陣云,寒聲一夜傳刁斗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燕歌行
- 還山吟,天高日暮寒山深,送君還山識君心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賦得還山吟,送沈四山人
- 南登黎陽渡,莽蒼寒云陰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淇上別劉少府子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