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人煙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登宣城謝朓北樓
- 晚趁寒潮渡江去,滿林黃葉雁聲多 -- 出自清·王士禛·江上
- 萬里寒光生積雪,三邊曙色動危旌 -- 出自唐·祖詠·望薊門
- 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 -- 出自唐·杜牧·山行
- 衰柳寒蟬一片愁,誰肯教白衣送酒 -- 出自元·盧摯·沉醉東風
- 已見寒梅發,復聞啼鳥聲 -- 出自唐·王維·雜詠
- 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,不復還 -- 出自·荊軻·易水歌
- 獨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頭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沁園春·長沙
- 燕地寒,花朝節后,余寒猶厲 -- 出自·袁宏道·滿井游記
- 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 -- 出自·杜牧·泊秦淮
- 漫向寒爐醉玉瓶,喚君同賞小窗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浣溪沙·和無咎韻
- 劍花寒,夜坐歸心壯,又是他鄉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滿庭芳·客中九日
- 晚日寒鴉一片愁。柳塘新綠卻溫柔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·晚日寒鴉一片愁
- 旅館寒燈獨不眠,客心何事轉凄然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除夜作
- 風摧寒棕響,月入霜閨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獨不見
- 有悵寒潮,無情殘照,正是蕭蕭南浦。 -- 出自明·柳如是·金明池·詠寒柳
- 更傾寒食淚,欲漲冶城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壬辰寒食
- 倚高寒、愁生故國,氣吞驕虜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賀新郎·寄李伯紀丞相
- 雨后寒輕,風前香軟,春在梨花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柳梢青·吳中
- 明朝寒食了,又是一年春。 -- 出自清·顧太清·臨江仙·清明前一日種海棠
- 萬樹寒無色,南枝獨有花。 -- 出自明··早梅
- 八月寒葦花,秋江浪頭白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昱
- 卷峭寒萬里,平沙飛雪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暗香疏影·夾鐘宮賦墨梅
- 千點寒梅曉角中,一番春信畫樓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鷓鴣天·元宵后獨酌
- 春近寒雖轉,梅舒雪尚飄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雪里梅花詩
- 佇聽寒聲,云深無雁影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關河令·秋陰時晴漸向暝
- 路出寒云外,人歸暮雪時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李端公 / 送李端
- 晻靄寒氛萬里凝,闌干陰崖千丈冰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
- 深秋寒夜銀河靜,月明深院中庭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臨江仙·深秋寒夜銀河靜
- 孤燈寒照雨,濕竹暗浮煙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云陽館與韓紳宿別
- 小池寒綠欲生漪,雨晴還日西。 -- 出自清··阮郎歸·春風吹雨繞殘枝
- 日光寒兮草短,月色苦兮霜白。 -- 出自唐·李華·吊古戰場文
- 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/ 古意 / 獨不見
- 懷家寒食夜,中酒落花天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臨江仙·暮春
- 擬借寒潭垂釣,又恐鷗鳥相猜,不肯傍青綸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水調歌頭·滄浪亭
- 黃昏寒立更披襟,露浥清香悅道心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白菊雜書四首
- 曉晴寒未起,霜葉滿階紅 -- 出自·白居易·秋雨夜眠
- 孟冬寒氣至,北風何慘栗 -- 出自·佚名·古詩十九首?孟冬寒氣至
- “孤燈寒照雨,深竹暗浮煙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為問寒沙新到雁,來時還下杜陵無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共問寒江千里外,征客關山路幾重?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人煙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路繞寒山人獨去,月臨秋水雁空驚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此天寒白鶴歸華表,日落青龍見水中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草色寒猶在,蟲聲晚漸多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大江寒見底,匡山青倚天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聽雨寒更徹,開門落葉深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”杜牧《山行》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孟冬寒氣至,北風何慘栗 -- 出自··
- 雨后寒輕,風前香軟,春在梨花 -- 出自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