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2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耐寒唯有東籬菊,金粟初開曉更清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詠菊
- 夜寒微透薄羅裳,無限思量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畫堂春·春情
- 夜寒茅店不成眠,殘月照吟鞭。 -- 出自宋·吳激·訴衷情·夜寒茅店不成眠
- 新寒中酒敲窗雨,殘香細裊秋情緒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菩薩蠻·新寒中酒敲窗雨
- 近寒食人家,相思未忘蘋藻香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壽樓春·尋春服感念
- 夜寒驚被薄,淚與燈花落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菩薩蠻·蕭蕭幾葉風兼雨
- 曉寒料峭尚欺人,春態苗條先到柳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玉樓春·己卯歲元日
- 夜寒不近流蘇,只憐他、后庭梅瘦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林春令·十一月三十日見雪
- 江寒水不流,魚嚼梅花影。 -- 出自清·釋敬安·題寒江釣雪圖
- 輕寒細雨情何限。不道春難管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虞美人·碧桃天上栽和露
- 歲寒無與同,朗月何朧朧。 -- 出自魏晉·潘安·悼亡詩三首
- 念寒蛩殘夢,歸鴻心事,那聽江村夜笛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鶴仙·秋感
- 天寒水鳥自相依,十百為群戲落暉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還自廣陵
- “水寒深見石,松晚靜聞風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潮寒水國秋砧早,月暗山城夜漏稀”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天寒日暮吹香去,盡是冰霜不是春 -- 出自·何應龍·見梅
- 海寒多天風,白波連山倒蓬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有所思
- 月寒江清夜沉沉,美人一笑千黃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白纻辭 其一
- 天寒素手冷,夜長燭復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裴司馬
- 隴寒惟有月,松古漸無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過四皓墓
- 水寒夕波急,木落秋山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
- 江寒早啼猿,松暝已吐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
- 天寒悲風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三十二
- 歲寒尚不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四十四
- 天寒水不凍,日用心不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殷十一贈栗岡硯
- 天寒酒色轉頭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歲寒松柏肯驚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嫩寒初透東風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濕云不動溪橋冷
- 露寒煙冷兼葭老,天外征鴻寥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·露寒煙冷蒹葭老
- 歲寒水冷天地閉,為我起蟄鞭魚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登州海市
- 天寒路遠愁仆夫,整駕催歸及未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
- 夜寒那得穿花蝶,知是風流楚客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
- 清寒入花骨,肅肅初自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看牡丹三首
- 小寒初渡梅花嶺,萬壑千巖背人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舟中寄耘老
- 小寒初度梅花嶺,萬壑千巖背人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舟中寄耘老
- 耐寒石硯欲生冰,得火銅瓶如過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過舒堯文戲作
- 饑寒未至且安居,憂患已空猶夢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前篇
- 清寒入山骨,草木盡堅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棲賢三峽橋
- 薄寒中人老可畏,熱酒澆腸氣先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黃樓作
- 苦寒有酒不能飲,見之何必問相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雪獨留尉氏
- 苦寒念爾衣裳薄,獨騎瘦馬踏殘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
- 天寒日短銀燈續,欲往従之車脫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鞏獨眠
- 天寒菽粟猶棲畝,日暮牛羊自入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游戲馬臺書西軒壁兼
- 天寒滯穗猶橫畝,歲晚空機尚倚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蜀楊耆二十年前見之甚貧今見之亦貧所異于
- 耐寒努力歸不遠,兩腳凍硬公須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鹽官部役戲呈同事兼寄述古
- 饑寒未知免,已作太飽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問大冶長老乞桃花茶栽東坡
- 歲寒君記取,松雪看蒼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覺院有洛花花時不暇往四月十八日與劉景文
- 歲寒冰冷天地閉,為我起{上左幸右丸下蟲}鞭魚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殘句歲寒冰冷天地閉
- 酸寒病守憂堪笑,千步空余仆射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李邦直感舊
- 饑寒天隨子,杞菊自擷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云龍山人張天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