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幽思曉風清迫枕,靜聽寒雨細沾桐。 -- 出自宋·桑正國·會課乾明寺
- 客舟艤盡江頭月,忍聽寒潮聲哽噎。 -- 出自宋·邵梅溪·曹娥江
- 門外行蹊落葉遮,西風寒入野人家。 -- 出自宋·沈規(guī)·九月一日
- 茅檐夜雪曉開晴,自洗寒衣漉澗清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茅檐
- 眼中秋中十分凈,沙外寒流一線長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煙浦
- 雞鳴霜葉下,月在紙窗寒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雞鳴
- 雪飛渾不管梅嗔,都把寒來障卻春。 -- 出自宋·史安叔·和惜梅
- 風沙兩宮恨,煙草八陵寒。 -- 出自宋·史蒙卿·即事
- 樓上詩聲繚屋梁,樓前寒葉舞秋光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楚望
- 秋堂風露夜沉沉,賴有寒螀伴苦吟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懷白石
- 有鳥皆潛跡,無風尚送寒。 -- 出自宋·史嵩之·雪后
- 樛枝半著古苔痕,萬斛寒香一點春。 -- 出自宋·史文卿·枯梅
- 坐來夜半天河轉(zhuǎn),挑盡寒燈心自知。 -- 出自宋·史驤·句
- 不嫌時拄笏,三十六峰寒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送譙允蹈解青神赴永康學(xué)官二首
- 我寧忍死不忍欺,坐聽寒巖落松子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書四祖大醫(yī)巖
- 庭空若無地,霜月不自寒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中庭霜夜月明如晝效李長吉體
- 臘盡雪消去,春來依舊寒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頌古二十五首
- 十月清霜重,臨風徹骨寒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頌古二十五首
- 兔推明月上千峰,引得寒山開笑口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梨花千點白,春雨幾聲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堂堂密密何曾間,一道寒光爍太虛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頌古二十八首
- 何事西風動林野,一聲寒雁唳長天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頌古二十八首
- 避暑逃寒問是非,不離寒暑少人知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頌古二十八首
- 兩頭都坐斷,一劍倚天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頌古二十八首
- 看取將軍施武略,兩條寒劍定龍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頌古二十八首
- 杳杳無涯際,澄澄徹底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始見大暑小暑,又是小寒大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句下出諸礙,翻身古劍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贈禪者
- 南北東西住險巇,古巖寒桂冷依依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英·偈二首
- 秋風擺落園林后,始信寒松格不卑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英·偈二首
- 心如皎月連天照,性似寒潭徹底清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偈四首
- 涼風落木楚山秋,滿樹寒蟬噪不休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頌古四十四首
- 雙珠迸出剎竿倒,直得寒光徹四鄰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頌古十二首
- 大雪滿長安,春來特地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道人相見問如何,舉手寒溫事已多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頌古十首
- 千說萬說,只是一說,春寒秋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此夜初冬節(jié),從茲特地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慧觀·偈
- 衲僧氣宇乾坤外,一夜寒冰通體到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十首
- 聞知見覺沒干涉,暑往寒來無處雪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禪人寫師真請贊
- 行行月冷風高,步步山寒水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頌古十五首
- 羸鶴老猿啼谷韻,瘦松寒竹鎖青煙。 -- 出自宋·釋警玄·句
- 家風嚴冷甚,覷著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風云欣際會,四海夜?jié)?span id="8u0o6pq" class="hong">寒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禪會圖黃檗裳沙彌
- 桃花紅,李花白,東君怯寒辨未得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樸·偈頌四首
- 晚渡無人過疏雨,亂峰寒翠入西樓。 -- 出自宋·釋秘演·書光化軍寺壁
- 雪壓雙林樹,風號萬籟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一片爺爺古化基,又逢寒食拜標時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頌古十一首
- 貪觀天上月,誰覺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釋如本·頌古三十一首
- 相招豐樂樓中看,不怕寒威雪滿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如本·偈
- 華陰山前百尺井,中有寒泉徹骨冷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三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