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天意正成物,民心猶怨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和人憫道傍凍餒者
- 先生筆下風威勁,便放寒梅次第香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戲梅竹二首·梅
- 攜手登山處,山高風露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九月初吉永嘉蘇太古同游金華洞夜宿鹿田寺用
- 毛球打罷歸來晚,古木寒雅又夕陽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樂牧吟
- 桃李易凋謝,青松卻耐寒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種松吟
- 種竹清無俗,虛心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種竹吟
- 雨意垂簾黑,風聲過竹寒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己未十二月二日致齋惠照
- 鼓鼙傳永漏,風露結新寒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和丘師悅二首·深夜
- 臘近先呈瑞,陰消故作寒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和周希父至日雪
- 翹蕘企晴燠,九室十更寒。 -- 出自宋·柯芝·耳耳
- 窗前落葉正蕭蕭,夜雨寒燈共寂寥。 -- 出自宋·賴鑄·送鄭居之
- 煙霏麗初日,水氣生早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將至蘭陵道中以遠岫重疊出寒花散漫開為韻
- 我居適在野,門庭已荒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讀書
- 簾前翠靄逼廬山,門掩寒流盡日閑。 -- 出自宋·李大臨·謁濂溪周虞部
- 悲風苦霧動星愁,欲惱寒蟾對杯酌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調李教授
- 巖巖清壁三千仞,郁郁寒松四十圍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次馬承議韻
- 役頻農力耗,賦重女工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感事
- 外貌任春色,中心期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戈陽縣學北堂見夾竹桃花有感而書
- 繡戶珠簾見最頻,暖來寒去但安身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燕雀二首
- 大抵窮通相倚伏,這回寒谷解逢春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陳司理
- 世傳鱗物有蟠時,分得寒泉住翠微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五龍塘
- 姑山蟠郡碧,旴水蘸天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君錫以新詩相示因成四十字答之
- 樓臺高聳入中天,壓破寒山數畝煙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題廬山上化成寺
- 到此每憐清氣別,可堪寒夜雨瀟瀟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題武陵護戎林亭
- 碧草芊綿十洞春,青蒼寒疊五溪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游桃源觀
- 悠然來往等孤雁,影落寒潭跡不留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偈
- 崔嵬霜干欲凌云,俯映寒梢數尺春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樂庵所茂柳影及松梅二畫因作二絕摹作砑花箋
- 落落豐標霽月懷,棱棱寒碧隔風埃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竹梅
- 我來挾良朋,道故盟未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彌正·和祝鎰韻
- 短幅離離乃遺像,至今寒蝶誤飛來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友人韻題墨梅
- 山色堆藍重,水光拖練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題趙進夫勝軒詩
- 秋月凈如璧,影著烏帽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受誓戒
- 一梁中截兩山連,雪布寒飛幾竅穿。 -- 出自宋·李鏜·椒溪灘
- 過眼飛鴻三兩字,淡煙寒日荻花秋。 -- 出自宋·李膺仲·題自畫蘆雁
- 君王若喚丹青手,畫我寒巖築晚風。 -- 出自宋·李軏·贈寫神者
- 卻念無衣者,何當度此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啟至學慚半古才不逮人雖酷好風騷而不成文
- 故事南朝遠,胡風北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性靈迂僻學術空虛幸逢好古之君獲在藏書之
- 猿鳥哀啼千嶂月,松篁寒鎖一溪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左史·幔亭峰
- 我來三嘆重遲留,為酌寒泉薦秋菊。 -- 出自宋·梁竑·題陸賈大夫廟
- 千尋古木含云翠,一派寒泉繞檻流。 -- 出自宋·梁頠·題靈洞天福院
- 霽雨亂山生淡碧,帶風寒竹有余青。 -- 出自宋·梁佐·高山堂
- 霽雨亂山生淡碧,帶風寒竹有馀青。 -- 出自宋·梁佐厚·高山堂
- 春暖蘚花隨雨到,夜深寒月落溪明。 -- 出自宋·林伯材·枕流軒
- 潑翁浮醅新釀熟,得霜寒菊始開齊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答黎教授
- 尋泉行處僻,就石坐來寒。 -- 出自宋·林票·登潮陽東山
- 手揮樵斧氣如虹,幾樹寒煙一餉空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課伐木
- 曉窗花氣潤,夜枕雨聲寒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贈褚雪巘
- 天空山影直,八表生晴寒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臺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·雙巖堂
- 空中號朔風,煙火深夜寒。 -- 出自宋·林一龍·山中聽風
- 白頭縣尉笭箵浦,夜雨寒窗是舊人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光澤朱君挽詞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