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興闌無奈此生何,噴入寒窗弄文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大雨破塊而入書籍盡濕
- 白頭發佛平生處,一盞寒泉賦大招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過淞江憶鄭虞任
- 風雨春無緒,人家食并寒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寒食風雨中過南湖
- 后夜相思江雨黑,短檠寒焰錦囊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平江府倪教授送行
- 喚起少年時習夢,小窗寒日鬢毛稀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任梅叔赴州教授
- 夜夜疏雨不堪聽,獨坐寒齋萬感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小雨懷張升之
- 海峰風高云散鹵,塞垣寒極地生硝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雪中得兩聊不難成篇
- 惟有葛公心未死,夜深寒月照孤忠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讀三國志
- 惟有病人知客意,故沖寒雪送詩材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鄧子及冬至謝送筆墨韻
- 寺前蔬圃是臺城,寺后寒泉入柳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辱井
- 小橋暗井千年話,秋菊寒泉一縷霏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到東坡
- 我雖不飲心先醉,坐汲寒光當場淥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月臺
- 薄似秋云瑩似水,清于寒士懶于僧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紙閣
- 江樹溟蒙雪暗天,似聞寒雁破昏煙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題陳德秀畫四季枕屏圖五首
- 三楚白云生佛手,九江寒月照禪心。 -- 出自明·李日華·佛手巖
- 那知一夜卷東風,開盡寒枝千點雪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明師見和梅詩再用韻兼奉送還福唐
- 雪后千峰玉刻成,瓊瑤寒照寺樓明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寄南巖悟禪師
- 匡廬古寺暗松藤,曾宿寒巖最上層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墨君十詠·憶昔
- 何似天容開夜色,數枝寒玉轉輕盈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同賦梅花十二題·月下
- 天扶寶勢千山拱,海助寒聲萬籟高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望大梅欲回雪竇路險而止口占示同行
- 明月東風掃玉塵,輸與寒梅亂花發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元日雪
- 沙洲蒼莽水云昏,雪落寒溪鏡有痕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溪上觀雪
- 孤舟曾向江湖宿,清入寒蘆韻更奇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雪聲
- 天上威儀地豈知,六花寒路夜偏宜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再和雪聲
- 事銷臘雪渾非舊,人似寒梅獨有情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和明上人見贈
- 清曉離家去路遙,絕憐寒景太蕭條。 -- 出自宋·王琮·城西即事
- 星近緹屏落,墳依宰木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琮·挽何耐軒
- 春到自然群物遂,須知寒谷獨增輝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
- 枕下驚波時汩汩,天邊寒夢信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泊舟
- 樓觀遠岫秋增媚,窗枕寒溪夜更喧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道林寺詩三首
- 空余古柏庭前老,依舊寒山戶外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道林寺詩三首
- 雨余疊嶂添新秀,水落寒沙見舊痕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道林寺詩三首
- 自從玉帛交殊域,一見寒盟為隱憂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忠顯劉公挽詩四首
- 紅菡白蘋當夏日,冷煙寒雨過秋時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仇氏園
- 荒山雪盡水生煙,獨發寒英媚遠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梅二首
- 閩嶺冬候晚,歲窮殊未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閩中山間每早白霧四塞咫尺不辨
- 細挹幽香辨殘雪,卻驚寒谷獨先春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溪傍梅花初開二首
- 如何隱幾終朝看,不及寒窗靜夜聽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望微水
- 鳥烏聲樂作初晴,日到寒窗氣象新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雪晴
- 如何夏日千雷怒,今作寒宵嗚咽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唁微水
- 憑誰為謝東流水,好送寒聲入故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早發竹山二首
- 雨歇林藹變,歲陰嵐氣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柴門晚步
- 玉梅呈素艷,霜重月華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覺道同玩梅
- 冰容亦零落,唯是有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磻叟書云牡丹酴醾已盡胡不歸
- 老禪獨臥千巖表,枯木寒云伴此身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十月上休日示求道人
- 漠漠同云遍海涯,曉風寒逼綠窗紗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雪夜
- 獨於大海枯,不改古井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孫偉卿雜言十章
- 有志須身健,關心在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鄭少卿景望知建寧
- 祝融玉立湖湘凍,獨付寒梢笑粲然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丁端叔竹梅二詩韻
- 來年此日吾何適,蓑笠寒江一釣磯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戊申臘桂陽喜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