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鸞鏡長侵夜,鴛衾不識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春詞
- 曾從建業(yè)城邊路,蔓草寒煙鎖六朝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秋色
- 金鼎曉煎云漾粉,玉甌寒貯露含津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
- 關(guān)樹蒼蒼曉,玉階澹澹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早發(fā)(一作登)潼關(guān)
- 大華積秋雪,禁闈生夜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諸學(xué)士秋夕禁直偶(一作遇)雪
- 云供片段月供光,貧女寒機枉自忙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鮫綃
- 慕侶朝聲切,離群夜影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詠鸚鵡
- 霧噴千巖濕,雷傾九夏寒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廬山瀑布
- 贈春無限意,和雪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梅花
- 天衢夜失清蟾魄,海國寒飛白鷺濤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秋雨
- 塞上臙脂侵酒面,江南寒食落歌前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四并亭
- 山分冷翠侵檐滴,水擘寒聲繞檻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越王樓
- 故人臨月應(yīng)相望,一夕寒光特為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冀館春夕見月
- 猿聲出峽斷,月彩落江寒。 -- 出自唐·崔信明·送金竟陵入蜀
- 索頭連背暖,漫襠畏肚寒。 -- 出自唐·歐陽詢·與歐陽詢互嘲(詢嘲無忌)
- 林樹千霜積,山宮四序寒。 -- 出自唐·劉祎之·九成宮秋初應(yīng)詔
- 湯泉恒獨涌,溫谷豈知寒。 -- 出自唐·鄭義真·奉和圣制過溫湯
- 縱無汲引味清澄,冷浸寒空月一輪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野井
- 日麗重陽景,風(fēng)搖季月寒。 -- 出自唐·岑羲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(yīng)制
- 日斜漳浦望,風(fēng)起鄴臺寒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銅雀妓
- 池棟清溫燠,巖窗起沍寒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詩四首
- 陽鳥南飛夜,陰山北地寒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塞外三首
- 池開凍水仙宮麗,樹發(fā)寒花禁苑新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(yīng)制
- 曙宮平樂遠,秋澤廣城寒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貶降至汝州廣城驛
- 幔城連夜靜,霜仗滿空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諤·東封山下宴群臣
- 當(dāng)暑敞扃闥,卻嫌絺绤寒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禪室
- 海岳三峰古,春皇二月寒。 -- 出自唐·邢巨·游春
- 落日見桑柘,翳然丘中寒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鄉(xiāng)試后自鞏還田家,因謝鄰友見過之作
- 枯藤勁鐵愧三舍,驟雨寒猿驚一時。 -- 出自唐·竇冀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無人花色慘,多雨鳥聲寒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
- 朝霞晴作雨,濕氣晚生寒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仲夏江陰官舍寄裴明府
- 暮色催人別,秋風(fēng)待雨寒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裴五歸京口
- 臨風(fēng)曲臺凈,對月碧池寒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國子柳博士兼領(lǐng)太常博士,輒申賀贈
- 只可謀朝夕,何由保歲寒。 -- 出自唐·薛令之·自悼
- 馀芳幽處老,深色望中寒。 -- 出自唐·蘇寓·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寒溪草
- 門帶山光晚,城臨江水寒。 -- 出自唐·薛據(jù)·題丹陽陶司馬廳壁
- 羽衛(wèi)搖晴日,弓戈生早寒。 -- 出自唐·蕭華·扈從回鑾應(yīng)制
- 菊度重陽少,林經(jīng)閏月寒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九月十日即事
- 名通內(nèi)籍貴,立近御床寒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句
- 御爐香焰暖,馳道玉聲寒。 -- 出自唐·竇叔向·春日早朝應(yīng)制
- 白云兼似雪,清晝乍生寒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望終南
- 禁瑣天漿嫩,虞行夜月寒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李舍人少尹惠家醞一小榼立書絕句
- 早晚到家春欲盡,今年寒食月初圓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南陽道中作
- 新霽洛城端,千家積雪寒。 -- 出自唐·閻濟美·天津橋望洛城殘雪
- 辭家遠客愴秋風(fēng),千里寒云與斷蓬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雨中怨秋
- 漾楫乘微月,振衣生早寒。 -- 出自唐·奚賈·嚴陵灘下寄常建
- 已被秋風(fēng)教憶鲙,更聞寒雨勸飛觴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
- 蒼蒼遠山際,松柏獨宜寒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送朱大游塞(一作送朱大北游)
- 城外逋翁宅,開亭野水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林處士水亭
- 山川秋意惡,風(fēng)雨晚潮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出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