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風日商量雪不成,竹邊寒得瘦棱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觀梅
- 牛背夕陽暖,沙頭霜葉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墅
- 家遠書難到,云深夢亦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陳湯卿
- 曾識坡仙海上山,清冰寒露洗熇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荔子方蒙仲
- 江湖雙鬢古,師友一燈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挽彭制機
- 不知茶鼎沸,但覺雨聲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煮茶
- 硯香不肯與山留,雨浥寒花斷送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別友
- 一蓑誰傍篷籠宿,畫出寒江獨釣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苻堅之苻從竹者載賡呈似
- 襟期何必戴安道,玉立寒青自不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
- 東籬人去幾何年,坐想寒香足凄楚,秋崖早賦歸去來,亦無茅屋荒蒼苔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九日寄汪澄甫
- 雙湫嵐氣重,一派雨聲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湯郎中玉峽
- 誰其下榻徐孺子,不以寒暄事竿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次韻因索紙筆
- 一棹橫秋色,九華生暮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知郡陳告院挽詩
- 四壁淋漓風撼屋,一窗寒燈臥空谷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大雷雨
- 野人暖入狼頭帽,雪后寒生鶴膝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梅邊
- 溪云醞釀社公雨,肯踏寒莎過阿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社日益明叔見過
- 十年夢不到清都,云滿寒蓑雪滿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得祠
- 摩挲倦眼一登樓,雁落寒聲半古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閏中秋
- 蘋花思與晴江渺,桂樹寒生老月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別季觀
- 坐令四中秋,雨滴梧桐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雨
- 直廬仙掖近,春氣曙猶寒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西掖寓直春曉聞殘漏
- 林疏曉日明紅葉,塵靜寒霜覆綠苔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劉禹錫主客冬初拜表懷上都故人
- 辛勤程自遠,寂寞夜多寒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杜觀罷舉東游
- 白閣峰頭雪,城中望亦寒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白閣默然
- 春來深谷雪方消,鶯別寒林傍翠條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詠鶯
- 嵩山晴色來城里,洛水寒光出岸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主客劉郎中
- 花開半山曉,竹動數村寒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裴令公游南莊憶白二十、韋七二賓客
- 湖光愁里碧,巖景夢中寒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顧非熊及第歸茅山
- 山分關路細,江繞夜城寒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友人下第歸襄陽
- 華林慘淡如沙漠,萬里寒空一雁歸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和盛集陶落葉
- 得至精微,水精熱,火精寒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贈華亭張大悟
- 云去南山靜,風來渭水寒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南柯子·云去南山靜
- 素魄當空澄湛湛,獨現寒光無著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 上元夜觀月
- 東風吹不散,應為護輕寒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臨江仙 梨花
- 鴛鴦只影,荷枯葦淡,沙寒水淺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丙午秋,到維揚,途中值雨,甚快然
- 客窗外、滿庭秋草,露蛩寒泣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江紅 同(案原無同字,茲從丁本鈔)鄭都
- 一吹洞芝長,再吹翠云寒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伯溫秋懷韻(四首。劉旅興五十首中
- 綠蘿托芳鄰,白谷挹高寒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蘭花篇
- 溫溫膩紋蟠結綠,燁燁寒電生青萍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入關廿里原秋雨,南北寒暄一嶺分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雪
- 欲臨明鏡照,猶怯翠眉寒。 -- 出自清·章有湘·曉思
- 馀潤散為雨,遍作山中寒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余潤散為雨,遍作山中寒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
- 五載離家別路悠,送君寒浸寶刀頭。 -- 出自明·袁崇煥·邊中送別
- 杏桃催換新顏色,惟有寒梅花一年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新年
- 一曲瑤琴罷,翠陰生晝寒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宋道士同游白云關
- 霜天閉門坐不出,背擁寒爐曲成蚓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讀柳拱之員外嚴宗哲主事楊應寧舍人倡和長句
- 典衣買刀劍,胡地多苦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狐掩敝裘慚并價,馬驚寒影怯初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(時和者頗眾
- 獨憐何遜今漂泊,望斷寒云暮靄邊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