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詩句
寄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君直到夜朗西 -- 出自唐·李白·聞王昌齡
- 欲寄彩箋兼尺素,山長水闊知何處 -- 出自·晏殊·蝶戀花
- 欲寄彩箋兼尺素。山長水闊知何處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蝶戀花·檻菊愁煙蘭泣露
- 欲寄書如天遠,難銷夜似年長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西江月·攜手看花深徑
- 儻寄相思字,愁人定解顏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夏侯審校書東歸
- 嘆寄與路遙,夜雪初積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暗香疏影
- 欲寄彩箋兼尺素,山長水闊知何處 -- 出自··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君直到夜郎西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,遙有此寄
- 且寄一書札,令予解愁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
- 遠寄如花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其六
寄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弱齡寄事外,委懷在琴書 -- 出自·陶淵明·始作鎮軍參軍經曲=
- 何處寄想思,南風搖五兩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宇文太守赴宣城
- 歸夢寄吳檣。水驛江程去路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南鄉子·歸夢寄吳檣
- 去年寄書報陽臺,今年寄書重相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久別離
- 閑臥寄劉同州 -- 出自··
- 裁縫寄遠道,幾日到臨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子夜四時歌·冬歌
- 我家寄東魯,誰種龜陰田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
- 玄珠寄象罔,赤水非寥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門答蘇秀才
- 伏枕寄賓館,宛同清漳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
- 投軀寄天下,長嘯尋豪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鄴中贈王大 (一作鄴中王大勸入高鳳石門山
寄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寄泣須寄黃河泉,此中怨聲流徹天 -- 出自唐·孟郊·聞夜啼贈
- 云中誰寄錦書來,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。 -- 出自·李清照·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
- 別來不寄一行書。尋常相見了,猶道不如初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臨江仙·憶昔西池池上飲
- 人生如寄,何事辛苦怨斜暉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水調歌頭·隱括杜牧之齊山詩
- 吾生如寄,尚想三徑菊花叢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水調歌頭·把酒對斜日
- 云中誰寄錦書來,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 -- 出自··
- 也無書寄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菩薩蠻·舉頭忽見衡陽雁
- 折花欲寄嶺頭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阮郎歸·暗香浮動月黃昏
- 吾生如寄耳,何者為吾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唐林夫寄張邁墨半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莘老寄墨四首
寄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教人無處寄相思,落花芳草過前期,沒人知。 -- 出自五代·孫光憲·虞美人·好風微揭簾旌起
- 鄉書不可寄,秋雁又南回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章臺夜思
- 可有梅花寄一枝?雪來翠羽飛。 -- 出自清·吳錫麒·長相思·以書寄西泠諸友即題其后
- 雁盡書難寄,愁多夢不成。 -- 出自唐·沈如筠·閨怨二首·其一
- 偷彈清淚寄煙波,見江頭故人,為言憔悴如許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劍器近·夜來雨
- 何處它年寄此生,山中江上總關情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院中獨坐
- 好與檀郎寄花朵,莫教清曉羨蛛絲 -- 出自··
- 馀生欲何寄,誰肯相牽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去婦詞 ( 一作顧況詩 )
- 客居煙波寄湘吳,凌霜觸雪毛體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鳴雁行
- 賢人當重寄,天子借高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升州王使君忠臣
寄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寫不成書,只寄得、相思一點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解連環·孤雁
- 常有江南船,寄書家中否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雜詩三首 / 雜詠三首
- 無由持一碗,寄與愛茶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山泉煎茶有懷
- “十口漂零猶寄食,兩川消息未休兵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十口漂零猶寄食,兩川消息未休兵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滄浪吾有曲,寄入棹歌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儲邕之武昌
- 足系一書札,寄言難離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學古思邊
- 西行有東音,寄與長河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族弟凝至晏□ 單父三十里 【土固】
- 君至石頭驛,寄書黃鶴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裴侍御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
- (筆一作剪)寄書白鸚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其十
寄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還將兩行淚,遙寄海西頭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
- 離別的詩句: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 -- 出自··
- 攀條折春色,遠寄龍庭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折楊柳
- 裂素持作書,將寄萬里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興其一
- 緬書羈孤意,遠寄棹歌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淮陰書懷寄王宗成 (一作王宗城 )
- 結荷倦水宿,卻寄大雷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寄內
- 縫為絕國衣,遠寄日南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黃葛篇
- 胡公能輟贈,籠寄里人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黃山胡公求白鷴
- 誰言一點紅,解寄無邊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
- 我緣在東南,往寄白發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寄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翰林風月三千首,寄與吳姬忍淚看。 -- 出自·劉著·鷓鴣天·雪照山城玉指寒
- 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傳書謝不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黃幾復
- 思君若汶水,浩蕩寄南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沙丘城下寄杜甫
- 郁陶思君未敢言,寄聲浮云往不還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燕歌行二首·其二
- 何用慰相思,裁書寄關右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諸暨王主簿之任
- 獨睡起來情悄悄,寄愁何處好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謁金門·風絲裊
- 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傳書謝不能。 -- 出自·黃庭堅·寄黃幾復
- 憶梅下西洲,折梅寄江北 -- 出自··
- 呼兒長跪緘此辭,寄君千里遙相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
- 天傾欲墮石,水拂寄生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寄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最關情,折盡梅花,難寄相思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高陽臺·送陳君衡被召
- 君埋泉下泥銷骨,我寄人間雪滿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夢微之
- 詩成自寫紅葉,和恨寄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訴衷情·憑觴靜憶去年秋
- 空獨倚東風,芳思誰寄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繡鸞鳳花犯·賦水仙
- 西來青鳥東飛去,愿寄一書謝麻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有所思
- 玉關去此三千里,欲寄音書那可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思邊
- 故人應在千山外,不寄梅花遠信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八境圖八首(〔原無引,據它本補。〕)
- 憑君說與埋輪使,速寄長松作解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二首
- 囑公如得謝,呼我幸寄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潞公超然臺次韻
- 聊將竊比我,不堪持寄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奉和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
寄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江南幾日又天涯,誰與寄相思? -- 出自清·董士錫·木蘭花慢·武林歸舟中作
- 去年寄書報陽臺,今年寄書重相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久別離
- 描寫春天的詩句:偶作寄朗之 -- 出自··
- 知君窮旅不自釋,因詩寄謝聊相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蔣夔寄茶
- 撫物懷人應獨嘆,作詩寄子誰當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
- 勝概直應吟不盡,憑君寄與畫圖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潭州徐氏春暉亭
- 清詩草圣俱入妙,別后寄我書連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顏復兼寄王鞏
- 征鴻過盡,萬千心事難寄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念奴嬌·蕭條庭院
- 罷琴惆悵月照席,幾歲寄我空中書?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,兼呈李白
- 秋盡東行且未回,茅齋寄在少城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盡
寄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斑竹枝,斑竹枝,淚痕點點寄相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瀟湘神·斑竹枝
- 故人一去無期約。尺書忽寄西飛鶴。 -- 出自宋·孫道絢·憶秦娥·季溫老友歸樵陽人來閑書因以為寄
- 秋逼暗蟲通夕響,征衣未寄莫飛霜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秋夜曲
- 鐵馬紅旗寒日暮,使君猶寄邊城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臨江仙·送光州曾使君
- 思鄉詩詞名句:鄉書不可寄,秋雁又南回 -- 出自··
- 我從此去釣東海,得魚笑寄情相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猛虎行 ( 此詩蕭士□云是偽作 ) 【上彬下
- 都是斜川當日境,吾老矣,寄馀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神子/江城子
- 野鳥游魚信往還,此身同寄水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秋興三首
- 斜陽草樹,尋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
- 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,命仆繼和,其間瘀絮四百字、車斜二十篇者流,皆韻劇辭殫,瑰奇怪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并序
寄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此曲有意無人傳,愿隨春風寄燕然,憶君迢迢隔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相思三首·其二
- 蜂須輕惹百花心,蕙風蘭思寄清琴。 -- 出自唐·薛昭蘊·浣溪沙·握手河橋柳似金
- 慊慊思歸戀故鄉,君為淹留寄他方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燕歌行二首·其一
- 那堪旅館經殘臘,只把空書寄故鄉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
- 幽蘭旋老,杜若還生,水鄉尚寄旅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鶯啼序·春晚感懷
- 滿目山河增感慨,一時風景寄遨游。 -- 出自明··摘星樓九日登臨
- 老病逢春只思睡,獨求僧榻寄須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瑞鷓鴣
- 莫怪歌呼數相和,曾將獄市寄全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
- 白頭蕭散滿霜風,小閣藤床寄病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縱筆
- 國艷夭嬈酒半酣,去年同賞寄僧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
寄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鴻雁在云魚在水。惆悵此情難寄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清平樂·紅箋小字
- 一枝折得,人間天上,沒個人堪寄 -- 出自··
- 抱素琴,獨向銀蟾影里,此懷難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·小溝東接長江
- 須信衡陽萬里,有誰家、錦書遙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·露寒煙冷蒹葭老
- 乘龍上天去無蹤,草木無情空寄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竹枝歌
- 無人可訴烏銜肉,憶弟難憑犬寄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苦有懷子由弟二首
- 作是詩以送之,且作五絕句以寄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喬仝寄賀君六首(并敘)
- 乃以酒一壺,仍依蘇州韻作詩寄之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鄧道士(并引)
- 今朝共語方同悔,不解多情先寄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江樓月
- 增冰積雪行人少,試倩羈鴻為寄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梅花
寄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年年躍馬長安市。客舍似家家似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玉樓春·戲林推
- 吾宗先生有深意,百里雙罌遠將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蘇自之惠酒
- [思黯遠寄箏來,先寄詩云:但愁封寄去,魔物或驚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見寄二十四韻
- 許國雖堅,朝天無路,萬里凄涼誰寄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沁園春·粉破梅梢
- 香閨知人否,長是厭厭,擬寫相思寄歸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洞仙歌令/洞仙歌
- 候時而來,順陰陽之數,應節為變,寄藏用之機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在獄詠蟬并序
- 西山日下雨足稀,側有浮云無所寄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行路難·雙絲作綆系銀瓶
- 橫玉聲中吹滿地,好枝長恨無人寄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蝶戀花·千葉早梅夸百媚
- 南枝開盡北枝開,長被隴頭游子、寄春來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虞美人·小梅枝上東君信
- 明日大雨三日,轅轍不可行,行此寄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江紅 郝仲純使君守坊州,枉道過予於登封
寄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向彩箋寫遍,相思字了,重重封卷,密寄書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沁園春·情若連環
- 溪流亂石似牛毛,雨過狂瀾勢轉豪,寄語河公莫作戲,從來忠信任風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溪灘折柂
- 無夢去陪王母宴,前生多是紫虛身,寄言尋取蓬萊路,風送雙鸞上太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紫華侍經周希清
- 恨江南塞北,魚沈雁杳,空腸斷、書難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漫良夜、月圓空好意,恐落花、流水終寄恨,悲歡往往相隨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最高樓·新睡起
- 蘆葉蓬舟千重,菰菜莼羹一夢,無語寄歸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水調歌頭 平山堂用東坡韻
- 幸遇便風經過,把狂吟尺牘,通為一寄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寄馬行街董公書
- 花泉有客空抱弦,曾拊三疊逢胎仙,寄詠孤云斷鴻邊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新江行壽張憲亨泉
- 惆悵杜隴當年,念水遠天長,故人難寄。 -- 出自宋·趙耆孫·遠朝歸·金谷先春
- 惟當即先生雜出之書,以考先生所寄之情,其何以異乎孤山之清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蘇文忠二詩帖贊
寄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?追憶郭功父觀余舊畫雪鵲,復作二韻寄之,時在惠州?此詩為郭功父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功父觀余畫雪鵲有感二首
- 此二事與子由養生之說契,故以此為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
- 紹圣二年正月十日,予偶讀韋蘇州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詩云:今朝郡齋冷,忽念山中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鄧道士(并引)
- 玉兔銜光照清夜,故人別我京洛游,不寄一行三改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秋興九首其六擬玉川子
- 中有琴兮徽以玉,峨峨湯湯兮彈此曲,寄聲知音兮同所欲。 -- 出自唐·盧鴻一·嵩山十志十首·滌煩磯
- 若見江南蒼鳥可,更遇江東黃耳,莫惜寄音聲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歌頭·便作陽關別
- (敬之甥雍陶,蜀川上第后,薄于親友,不寄書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解秘書安卿得是杖,因古齊乃輟以見寄,把玩扶攜,深愜病軀,作樂府破陣子謝之畫道十分意巧,不知一段天成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破陣子 梓慶齊戒入山林,見成鋸乃加削焉,
- 古今等是無窮境,風月何嫌取意看,巢寄一枝惟自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無盡藏齋
寄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一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十八年來墜世間,吹花嚼蕊弄冰弦,多情情寄阿誰邊?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浣溪沙
- 身如行腳僧,放包即為家;家如道邊店,蕭然寄天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懷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義也
- 嗟予獨何事,無歲得安處;即今窮谷中,性命寄豺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長木夜行抵金堆市
- 匡山如香爐,藍水似車輞,夢魂不可到,于此寄遐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法云
- 問公可憶羊叔子,雖在軍中常緩帶而輕裘,寄聲千里能信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維陽許待制
- 田田君子花,藉籍書帶草,誰其月三間,聊以寄吾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題朱塘晦翁亭
- 獨有兩任子,知我有足嘉,遠游苦相念,長篇寄芬葩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二任
- 中心一句無人會,不言愁恨,不言憔悴,只恁寄相思。 -- 出自宋·南宋無名·九張機
- 功名羞短褐,蹭蹬惜流年,死友留天末,生涯寄海邊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張君美韻二首
- 開濟平生學,忠精一寸心,時危添白發,意遠寄清吟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壽嫩庵趙先生十首
寄在第一十九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二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二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二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二十四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我荷鋤時君賜環,君歸我復造清班,無由促席暫握手,每得寄聲聊解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哭季長
- 子虡調官行在寓(左飠右茲)團巷,初冬遽寒甚,作兩絕句寄之歲晚江湖行路難,一樽何日共開顏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虡當以十月離淝上喜而有作
- 子虡調官行在寓(左飠右茲)團巷,初冬遽寒甚,作兩絕句寄之知汝彈冠意易闌,苦貧未免覓微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虡當以十月離淝上喜而有作
- 憔悴素臉朱唇,天寒日暮,倚闌干無力,歲晚天涯驛使遠,難寄江南消息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念奴嬌·水邊籬落獨橫枝
- 為堂有老母白發垂,必須甘旨備二膳,家貧不常得,十年客寄為人訓其兒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橘洲行
- 無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,天臺道人何苦汲汲圖象寄涪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倓·次韻胡少瀹題梁王山蟠松詩
寄在第二十五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“白云千里萬里,明月前溪后溪”劉長卿《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》 -- 出自··
- 聞蟪蛄之流聲,悟平反之已奏,見情沿物應,哀弱羽之飄零,道寄人知,憫馀聲之寂寞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在獄詠蟬并序
- 比罷熙和酒官,復為藥局,與余有林下相從之約,作念奴嬌以寄之九江秀色,看飄蕭神氣,長身玉立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田唐卿,九江人,人品高勝,落筆不
- 誰遣大宅浮春陽,他年朝路偕翱翔,惟南有斗耿昊蒼,一字定寄漁樵鄉,老子善誦君叵忘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鹿鳴燕
- 那知老乃并姻婭,自此日覬參又鳧,人生會合信難料,短書先寄三年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曹嘉父
- 予與瀾伯同客綺川,瀾伯以禁煙先回掃墓,寓舍有懷,因詩以寄。 -- 出自明·張扆·寄許瀾伯
寄在第二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- 予昔夢食石芝,作詩記之,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,子由和前詩見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芝詩(并引)
-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,見招小飲,時予以悼亡日近,不去,因寄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無題四首
- 古琴帶月音聲亮,山果經霜氣味全,多謝故交憐樸野,隔云時復寄佳篇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僻居酬友人
- 去秋書千言,短李為我致,坐客睹欲奪,我怒幾色市;比復憑羅隱,寄五十六字,把之不忍釋,浹旬同臥起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寄趙堯生侍御以詩代書
- 都城供應幾經秋,海國歸心不少留,雨雪片帆過北固,煙霞丈室寄東甌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海印大師歸永嘉
- 山根合處客帆過,日腳斷邊漁火明,投老一身無地著,欲憑雙槳寄浮生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將至澤溪
- 幾欲扁舟載雪來,可人風月相逢萊,因思渭北吟春樹,消得江南寄早梅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寄越粹
- 春風巷陌楊花后,故國江山杜宇時,一種間愁無著處,倚窗重讀寄來詩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次鄭樸翁國正見寄
- 春樹江云我所思,平生臭味不差池,如何驛使行千里,不把梅花寄一枝。 -- 出自宋·張宋卿·憶羅浮寄曾元功二首
寄在第二十七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三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四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四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四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四十八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五十個字的詩句更多>>
寄在第五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>>
“寄”同音字
- 皀
- 薺
- 茤
- 魥
- 觙
- 叝
- 暩
- 丮
- 乩
- 亟
- 亼
- 亽
- 伋
- 伎
- 佶
- 偈
- 偮
- 僟
- 兾
- 冀
- 幾
- 擊
- 刉
- 刏
- 劑
- 剞
- 剤
- 劑
- 勣
- 卙
- 即
- 卽
- 及
- 嘰
- 吉
- 咭
- 嚌
- 唧
- 喞
- 嗘
- 嘰
- 嚌
- 圾
- 坖
- 垍
- 基
- 堲
- 塉
- 墼
- 妀
- 妓
- 姞
- 姬
- 嫉
- 季
- 寂
- 寄
- 屐
- 岌
- 嵆
- 嵇
- 嵴
- 嶯
- 己
- 幾
- 庴
- 廭
- 彑
- 彶
- 徛
- 忌
- 忣
- 急
- 悸
- 惎
- 愱
- 懻
- 戟
- 戢
- 技
- 擠
- 掎
- 揤
- 撃
- 撠
- 擊
- 擠
- 旡
- 既
- 旣
- 暨
- 曁
- 朞
- 機
- 極
- 枅
- 梞
- 棘
- 楖
- 楫
- 極
- 槉
- 槣
- 樭
- 機
- 橶
- 檕
- 檝
- 檵
- 櫅
- 殛
- 毄
- 汲
- 泲
- 洎
- 濟
- 済
- 湒
- 漃
- 漈
- 潗
- 激
- 濈
- 濟
- 瀱
- 焏
- 犄
- 犱
- 璣
- 璣
- 璾
- 畸
- 畿
- 疾
- 痵
- 瘠
- 癠
- 癪
- 皍
- 磯
- 磯
- 磼
- 祭
- 禝
- 禨
- 積
- 稘
- 稩
- 稷
- 稽
- 穄
- 穊
- 積
- 穖
- 穧
- 笄
- 笈
- 筓
- 箕
- 箿
- 簊
- 籍
- 紀
- 紒
- 級
- 継
- 綨
- 緁
- 緝
- 績
- 繋
- 繼
- 級
- 紀
- 繼
- 績
- 緝
- 罽
- 羈
- 羇
- 羈
- 耤
- 耭
- 肌
- 脊
- 膌
- 臮
- 艥
- 芨
- 芰
- 茍
- 薺
- 葪
- 蒺
- 薊
- 蔇
- 蕀
- 蕺
- 薊
- 蘎
- 蘮
- 蘻
- 虀
- 蟣
- 蝍
- 螏
- 蟣
- 裚
- 襀
- 襋
- 覉
- 覊
- 覬
- 覬
- 觭
- 計
- 記
- 誋
- 諅
- 譏
- 譤
- 計
- 譏
- 記
- 谻
- 賫
- 賷
- 赍
- 趌
- 跡
- 躋
- 跽
- 踑
- 踖
- 蹐
- 蹟
- 躋
- 躤
- 躸
- 輯
- 轚
- 輯
- 跡
- 郆
- 銈
- 銡
- 錤
- 鍓
- 鏶
- 鐖
- 鑇
- 鑙
- 際
- 際
- 隮
- 集
- 雞
- 雧
- 霽
- 霵
- 霽
- 鞿
- 韲
- 飢
- 饑
- 饑
- 驥
- 驥
- 髻
- 鬾
- 魕
- 魝
- 魢
- 鯚
- 鯽
- 鰶
- 鰿
- 鱀
- 鱭
- 鱾
- 鱭
- 鯽
- 鳮
- 鵋
- 鶏
- 鶺
- 鷄
- 鷑
- 鸄
- 雞
- 鹡
- 麂
- 齌
- 齎
- 齏
- 齏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𠀮
- 𠄹
- 𠓛
- 𠓪
- 𠔋
- 𠔐
- 𠔛
- 𠔸
- 𠕨
- 𠦫
- 𠴫
- 𠼻
- 𡜱
- 𡧯
- 𡬄
- 𢜭
- 𢧢
- 𣢆
- 𣪠
- 𣽍
- 𥝌
- 𥡴
- 𦇧
- 𦌭
- 𦠄
- 𦺶
- 𦿓
- 𧗓
- 𨜒
- 𨸚
- 𩺀
- 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