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在第3個字的詩句
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可以奉巡幸,奈何隔窮偏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安州應城玉女湯作
- 待詔奉明主,抽毫頌清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效古其一
- 微身奉日月,飄若螢之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秦女卷衣
- 歸來奉親友,跬步行必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應是奉佛人,恐子就淪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屈原塔?在忠州,原不當有塔于此,意者后人
- 今乃奉詔與高麗僧統游錢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(并敘)
- 圖以奉至尊,鳳以垂鴻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鳳凰臺
- 鄙人奉末眷,佩服自早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
- 劉侯奉使光推擇,滔滔才略滄溟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(仆射乃其主將劉乃仆射
- 上求奉王稅,下望備家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歸田三首
- 除非奉朝謁,此外無別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朝歸書寄元八
- 如何奉一身,直欲保千年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傷宅
- 一旦奉優詔,萬里牧遠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中春宴,因贈諸客
- 公吏奉[纟熏]組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高適(一作道非)弟耽歸臨淮作
- 公吏奉纁組,安車去茅茨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高適弟耽歸臨淮作(坐上作)
- 輕身奉君畏身輕,雙橈兩槳樽酒清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河內詩二首
- 常得奉祠玉局,不須草詔金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六言
- 平生奉親意,一理貫幽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考宗皇帝挽詞
- 人生奉祠貴,喜色動山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拜敕口號
- 白首奉身歸畎畝,清霄無夢接鵷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號
- 戊戌奉詔追,觸熱萬里程;歸途抵齊安,歲月浩可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十二侄
- 惟當奉法令,日夜撫孤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十二侄
- 堂上奉灑掃,廚中具盤餐,青青摘葵莧,恨不美熊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夏夜舟中聞水鳥聲甚哀若曰姑惡感而作詩
- 徹食奉盥授帨巾,此樂豈復論賤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楊監具慶下孤生愴
- 王畿奉使才廿日,忠厚風流天下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黃氏沖和堂
- 少年奉朝請,親見堯授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衢州早行
- 白頭奉祀事,恐懼劇仰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上丁
- 上以奉租賦,下以及我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弊廬
- 杯猶奉飲啜,硯不廢磨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二毀
- 少傅奉詔朝京師,檥船生我淮之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月十七日予生日也孤村風雨蕭然偶得二絕句
- 拳拳奉天理,坦坦息心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學易
- 小兒奉親驩,野果采溪澗,勉使就微祿,未對涕先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虡兼示子遹
- 乞得奉祠還自愧,猶將名姓到中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奉祠
- 虛堂奉祠子杜子,眉宇高寒照江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
- 忽焉奉赴告,斯文豈將喪?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登山西望有懷季長
- 白首奉魚書,蕭然一事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郡齋偶書
- 家貧奉養狹,誰與通貨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曾子固
- 當推奉使績,且結拜親契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呈耿廣州
- 威生奉白簡,道勝外華簪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
- 萬里奉王事,一身無所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初過隴山途中,呈宇文判官
- 周王奉天討,商郊千里亦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劍聯句
- 陶盤奉旨蓄,竹箸羞雞灸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田居四首
- 一朝奉指使筇筰,駟馬赤車從萬夫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東城紅鞓帶
- 千金奉短計,匕首荊卿趨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詠荊軻
- 安得奉皇靈,在宥解天弢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
- 赍身奉衿帶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雜詩
- 王子奉仙藥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五游詠
- 東到奉高城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驅車篇
- 誰言奉陵寢,相顧復沾巾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金虎臺
- 固可奉宗廟,宜能格天神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