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在第3個字的詩句
天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愧負天地生,愴悢填心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懷(五首)
- 日白天青木葉凋,云山漫漫故鄉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感(二首)
- 殘鶯天氣香棉墜,惆悵最宜著此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詠滇茶
- 誰道天涯知己少,半世人中呂布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姜西溟入都
- 人在天邊,軸簾遙閃茜釵小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遼后妝臺
- 宣和天子,愛微行坊市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汴京訪李師師故宅
- 來夜天街無酒伴,怕離鴻、叫得楓成血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邵蘭雪歸吳門仍用前韻
- 如此天寒,何事清晨走?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紀艷
- 說與天涯游子,近日懨懨春病,生怕難支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寄書
- 不以天下私親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六言詩十首 其一
- 訴蒼天兮天不聞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思親詩
- 人間天上結離憂,翠袖紅妝獨倚樓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居 十一
- 偷嘗天女唇中露,幾度臨風拭淚痕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水戶觀梅有寄
- 芳草天涯人似夢,碧桃花下月如煙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芳草
- 相逢天女贈天書,暫住仙山莫問予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次韻奉答懷寧鄧公
- 信是天人居,幽幽寂無喧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張天師草堂
- 倏忽天地人,雖貴將何為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太公哀晚遇
- 回首天將暝,逢僧話未歸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山行
- 瀧水天際來,鼻山地中坼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下鼻亭瀧行八十里聊狀艱險,寄青苗鄭副端朔
- 敞豁天地歸,縈紆村落好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
- 勿憶天臺掩書坐,澗云起盡紅崢嶸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夏日懷天臺
- 無復天花落,悲風滿鐵圍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哭寶月三藏大禪師
- 獨立天地間,煙云滿襟袖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和西江(一作江南)李助副使早登開元寺閣
- 倚砌天竺祠,蛟龍蟠古甃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和西江(一作江南)李助副使早登開元寺閣
- 獵取天驕馳衛霍,如使鷹鸇驅雀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念奴嬌·茂陵仙客
- 于穆天子英明,不疑不貳處,登庸裴度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念奴嬌·晚唐姑息
- 晚春天氣融和,乍驚密雪煙空墜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晚春天氣融和
- 待入天臺路,看余度石橋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靈隱寺
- 林下天香七寶臺,山中春酒萬年杯,微風一起祥花落,仙樂初鳴瑞鳥來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龍門應制
- 今朝天子貴,不假叔孫通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
- 珠厓天外郡,銅柱海南標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發韶州
- 地盡天水合,朝及洞庭湖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洞庭湖
- 重曰,天門兮穹崇,回合兮攢叢,松萬接兮柱日,石千尋兮倚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嵩山天門歌
- 別向天京北,悠悠此路長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魯忠王挽詞三首
- 南溟天外合,北戶日邊開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登粵王臺
- 魑魅天邊國,窮愁海上城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發藤州
- 林篁天際密,人世谷中違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使過襄陽登鳳林寺閣
- 兩巖天作帶,萬壑樹披衣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早入清遠峽(一作下桂江龍目灘)
- 九華天際碧嵯峨,無奈春來入夢何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別四明鐘尚書
- 因話天臺歸思生,布囊藤杖笑離城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項山人歸天臺
- 自從天下亂,日晚別庭闈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山中作
- 吾道天寧喪,人情日可疑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錢塘別羅隱
- 一到天臺寺,高低景旋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登天臺寺
- 分應天與吟詩老,如此兵戈不廢詩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酬張員外見寄
- 蘊蓄天然性,澆訛世惡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宿山館
- 雖小天然別,難將眾木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唐興寺小松
- 苦吟天與性,直道世將非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從叔
- 直應天上桂,別有海東枝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賓貢登第后歸海東
- 遠分天子命,深要使君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友人牧江州
- 必若天工主人事,肯交吾子委衡茅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訪蔡融因題